在场的大臣们无一不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仿佛整个谨身殿的空气都凝固了。
没等朱元璋开口。
旁边的朱允炆却是忍不住,厉声斥责了起来:“李想,你这是在找死!”
“李想,你竟敢在朝堂之上如此放肆,是何居心?!”黄子澄也站出来,声色俱厉。
朱元璋的脸色由怒转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没有立即下令将李想拖出去,反而沉默了。
朝堂之上。
一时间只剩下众人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李想,你真以为咱不敢杀你?”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觉得这小子最近是不是有些恃才傲物了,他都感觉对方不把自己放眼里了。
李想却笑了,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疯狂:“陛下,您当然敢!但我只是实话实说,把问题摆在台面上说而已,若是陛下接受不了我等意见,就不应该在议事的朝堂上提问我等。”
“陛下一言堂便是!”
“你!”朱元璋被李想的话噎住。
你李想当众顶撞咱,反而变成咱的不是了吗?
呵。
不过他知道李想的话虽狂,却不无道理。
要是真把李想砍了。
那咱不就变成了听不进建议的昏君?
以后还有谁敢给他提意见说真话?
“李想,这事暂搁不议!”
“你的话,咱会好好考虑的。”朱元璋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他似乎在这一刻老了许多。
不过朱元璋的沉默。
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朱允炆的脸色由青转白。
他没想到李想竟然敢如此顶撞皇爷爷,更没想到皇爷爷竟然会忍下这口气。
不过在此之后。
在他心中,李想已经是个死人,只是时间问题。
黄子澄的眼神闪烁着阴狠的光芒。
他看得出李想的这番话已经触动了朱元璋的底线,朱元璋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砍了他,应该是不想让人说他暴涙,受不了忠言逆耳。
但他仍然看到了拉李想下马的机会。
李想则并不在意周围的目光。
静静地站在那里,
就在这时。
一个声音打破了朝堂上的沉默:“陛下,李想之言虽有过激之处,但也不乏真知灼见。若是国难当头,我们确实需要一些非常手段。”
听到此话,众人纷纷看了过去。
发现说话之人。
正是汤海!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的稳重。
这发言也让朝堂上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朱元璋看了汤海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知道汤海是个稳重的人,不会轻易表态,他的话或许能给自己一些启示。
“汤海,你继续说。”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说道。
汤海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以为,李想所说的抄家和造反一事,或许真能作为一个权宜之计。”
“自己造自己的反,无疑就是国末朝之时,把一切不好的造反一次,让其回归正常而已,最后天下仍是大明的天下!臣以为,此计神妙!”
在汤海看来。
李想是个有大才的好苗子。
只是言语表达比较偏激,若是温和一些,朱元璋自然能听进去。
而朱元璋一直没有动手。
自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也想给李想机会。
但一直僵着也不是办法。
要打破僵局。
就必须转移话题。
回到原来的话题上。
于是他继续道:“但这抄家一说,臣仍有诸多不解。”
“陛下所说是内数灾并现,外有强敌,如此状态下,藩王和贵族家里难道就一定有粮食和银子?”
“那就更简单了。”
李想平静回了一句:“废除陛下的祖训即可。”
如果刚说汤海说的话,把李想从棺材里面拉了出来。
那么李想现在这话。
无异于再次将自己塞了回去。
当听闻李想提议自己“废除”祖训时。
朱元璋砍人的心再次泛起。
但想到李想一向不说寻常话,他还是压住了怒火。
依朱由检所说的,他的后世子孙一直遵循着自己的祖训,但最终走向了衰败。
那岂不是意味着祖训本身存在缺陷?
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