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李想说要全抄他们大臣的家,他们仅当李想在说疯言疯语而已。
反正这都是朱元璋的假设。
与他们无关。
但现在可不同了。
李想这次可是公然质疑他们清白。
而且从朱元璋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十分认同李想的话。
若是他们群臣反对,就是在挑战朱元璋权威。
而站在朝臣中的黄子澄,似乎也察觉到了朝堂上群臣对李想的杀意。
觉得报仇机会来的他,当即向前迈步,看着朱元璋高声道:“陛下,臣对李想之言持有异议!”
听到黄子澄的话。
一众大臣当即看向了他,眼中冒出了一丝光芒。
就连朱元璋也对黄子澄的举动感到意外。
自从上次被李想打击之后。
黄子澄就学精了,而且低调了很多。
很久没发声了。
但朱元璋却没给他好脸色看,看了一眼黄子澄后,没好气的问道:“说吧,你有什么异议?“
黄子澄低头,咬着牙说:“启奏陛下,臣觉得李大人所说的朝政若稍有腐败,必将祸及天下,深表赞同。“
“但臣不认同李想质疑我们置身事外!“
自我大明建国,海内升平,士子文人共誉为洪武盛世。
“此盛世成就,陛下功不可没,然臣等亦齐心协力,日夜勤勉,确保政令畅行。虽无显赫功名,我们的努力亦应受尊重。”
“李想之言令人心寒,令天下官员处境艰难。”
“今日,臣代表朝中文武,为同僚正名。”
黄子澄的发言铿锵有力。
一结束便有同僚感动落泪。
他轻蔑地瞥向李想,心中暗讽:
冒死直谏?
置生死于度外?
你小子的伎俩,老夫早就看透了。
你就等着被众臣批斗吧!
果不出所料。
黄子澄的话音刚落。
很快就有不少的大臣纷纷走了出来。
“陛下,老臣年逾花甲,却遭李想无端指责,心绪难宁。”
“臣为了大明的盛世竭尽心力,不谋私利,未曾有负陛下。”
“陛下,臣怀揣赤诚之心,李想之言,实为臣心所不堪承受。“
“……”
一众大臣激动指着李想抗议。
可李想却是嗤之以鼻的,说道:“见过厚颜无耻的,但没见过你们这么厚颜无耻的!”
“个个竟还有脸说现在是大明盛世?”
黄子澄震惊地瞪着李想,愤怒地斥责:“李想,你好大的胆!”
“我朝粮仓之丰盈,超越了前元!”
“即便是富庶如两宋,也难及我朝粮食储备,怎不算盛世了?!”
李想轻蔑的看了一眼黄子澄,而后冷笑质问:“黄大人,若是仅有库粮就能称为盛世!”
“那我家有粮二十石,是不是也算富甲一方了?”
黄子澄听后,死撑道:“你这是混淆视听!家和国怎能相提并论!”
李想冷冷地看了黄子澄一眼,追问道:“不能相提并论?”
“那黄大人来说说,我大明库粮能足够供百姓吃喝多久?”
黄子澄自信地拍胸脯,一脸自豪道:“听着,我库粮食足够天下百姓吃喝三年!”
“这足以称得上是盛世!”
李想不屑一笑,“三年?”
“你所指的三年是每天都能吃饱,还是吃不饱饿不死?”
黄子澄听后。
目瞪口呆地望着李想。
其他人也都纷纷看向了李想。
他们似乎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
黄子澄厉声回道:“灾难频发之年,若以吃饱为准,多少粮食才够?”
“当然是指够让天下百姓吃上三年的粥了!”
李想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黄子澄,冷冷地道:“只够三年的粥?”
“怎么不见黄大人天天吃粥啊?”
黄子澄圆脸当场就被气红了。
正想反驳什么。
就被李想直接打断,道:“将能让天下百姓吃三年粥,称为盛世,实在好笑!”
“黄大人这叫饱汉不知饿汉饥!”
“我看黄大人口中的盛世,是指你们这些达官显贵能吃饱,而罔顾天下百姓疾苦的盛世吧!”
此话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安静。
刚才发言批斗李想的群臣,皆是纷纷低下了头。
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