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灵光一闪的露出了一抹微笑。
既然老朱想让自己教好朱允炆,让他做储君。
要是我偏不呢?
或者说。
直接把朱允炆往坑里带呢。
我看你老朱,到时候还砍不砍我!
“先生?”
看着沉默站着的李想,朱允炆向他走了过去。
然后深深鞠了躬,礼貌说道:“请先生教导允炆,如何成为明君!”
“殿下这是....”
不远处的侍卫见到朱允炆这般鞠躬。
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他们何时见过尊贵的太孙对人这般礼貌了?
而且在他们看来。
朱允炆可是未来的皇帝。
未来的皇帝,竟向李想这样一个年轻书生行如此大礼?
他们都有点怀疑自己看错了。
“嗯?”
李想看此也觉意外。
朱允炆怎么突然转性了吗?
但不管怎样,朱允炆既然如此礼待他,他也不是不能教的,于是便问道:“殿下真想了解?”
“请先生指点!”
朱允炆坚定点头。
李想望着朱允炆,长叹一声,“那么,太孙是否愿意随我出宫一游?”
听到李想的提议。
朱允炆一开始显得有些迟疑。
但很快他的眼神变得坚定。
他咬了咬牙,随后坚决道:“我愿意!”
李想没有废话。
找了一套普通百姓装束给朱允炆穿上。
然后一同朝宫外走去。
自朱标死后,老朱就将朱允炆视若珍宝,唯恐他有任何不测。
所以。
朱允炆从小到大都没有出过皇宫。
这一次还是他第一次出宫!
出了宫门后。
朱允炆看下都很好奇。
“去城隍庙。”
李想找来一架马车后,便向马车夫喊道。
“是!”
随着马鞭声响起。
马车外的景色开始迅速变换。
这时闲着无事的李想看着好奇宝宝的朱允炆,开口问道:“殿下认为,为君之道应是什么?”
朱允炆听此,沉思了一会。
才认真看向李想回道:“我希望的是,天下百姓能够像现在一样永远饱食!“
“天子无需干预,国家安宁,文化繁荣,礼乐兴盛!“
从少到大。
朱允炆就视朱元璋是他的榜样。
唯一的不足的,可能就是朱元璋对文官的比较苛刻。
但朱允炆认为这只是小问题,他相信一旦自己继位,一纸诏书就能改变这一切。
听到朱允炆的话,李想轻轻点头,但随即说道:“错!“
“而且是大错特错!”
朱允炆愣了愣,“先生,我这话错在哪了?”
此时李想的眼神,突然变得尖锐:
“殿下真认为,现在全天下的百姓已经能吃饱饭了吗?“
朱允炆一开始有些发愣,然后笑道:“先生是在说笑?“
“殿下,臣没有说笑。“
李想冷冷回了一句。
朱允炆看着李想,立即严肃了起来:“先生,大明正处于洪武盛世,怎么可能还有人吃不饱肚子?若天下还有饥饿之人,怎能称之为盛世?”
这话一出。
一下子把他们拉回到朝堂上争议的事。
朱允炆一直很相信黄子澄的话。
认为如今是洪武盛世了,天下人不可能还有饿肚子的。
所以李想没有跟他废话。
把马车上的帘子缓缓拉开,指着路边的,平静道:“殿下认为这些人都吃饱了吗?”
朱允炆顺着李想的话向窗外望去。
只是一眼。
他就愣住了。
侧窗外。
许多衣衫褴褛的乞丐正挤在一起,围着他们马车伸手乞讨。
看着他们的眼神充满了羡慕和渴望。
李想在马车内随手拿了几个馒头,直接扔在了路边泥沼里。
一群乞丐立即像牲畜一样扑在泥沼上争抢。
甚至还为此打了起来。
朱允炆直接看懵了。
也沉默了。
李想紧盯着朱允炆,说:“殿下,这就是朝中大臣们赞颂的盛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