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6,老朱:咱有点后悔开海了 (1/2)

而在另一头。

看到“东方某大国游子”消息的老朱也不由得沉默了。

因为苏泽说的是实话!

大明外海有多少倭寇,老朱也不知道。

但是老朱知道,大明在各省的备倭军,何止出海征剿了一次两次!

剿干净了吗?

没有!

这还是倭奴派出来封锁大明消息的倭寇!

真的这么大张旗鼓的出海,那不就真的是上门送快递去了吗?!

方才还笑容满面的老朱,登时便将老脸拉了下来。

辗转反侧的靠在了龙椅上,长叹了口气道。

“唉……不成……”

在一旁的朱标一脸迷茫的看着朱元璋问道

“爹,您这又怎么了?”

朱元璋长出了一口气叹息道

“咱又有点后悔了……”

朱标一脸诧异的看着朱元璋问道

“爹,这船都卖了,您横不能再封关禁海吧?”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而后道

“但是,咱出海,是要让这些海商去抢那些倭寇的饭碗。”

“你想啊,那倭寇能答应?”

“那不得直接劫掠咱的商船?”

“他这么一抢,咱大明本来想去抢他饭碗的货,那不就直接被倭寇给拖回去了?”

“直接省了一道手!”

本来老朱是想掀桌子的。

被“东方某大国游子”这么一说。

老朱忽然觉得自己不太像是要去掀桌子。

这些大明的海商,反而更像是去海上传菜的。

至于菜。

就是船舱里装着的那些大明百姓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茶叶,瓷器……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的眉头紧锁,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父皇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

“咱本来想的是,给这些商贾们不行留几门舰炮?”

朱标赶忙道

“爹,这水师用的都是重炮,若是流到民间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倒不是老朱怕有人刺杀自己。

百姓的炮再猛,也打不到朝廷的人。

朱元璋可是深知大明民间的武德有多充沛。

平日里种田抢个水源都能打起来。

这弄点锄头打打也就算了。

顶了天不也就是打死三两个人。

这若是有了重炮,那还了得?

直接架着炮对轰,那两个村子可就真的不死不休了……

朱标的眉头紧了紧,犹豫良久之后才问道

“爹,不行,就给他们发点火铳跟虎蹲炮?”

“火铳?虎蹲炮?”

朱标沉吟道:“对啊,起码这两样东西能让我大明的海商有点还手之力,对付那些游荡在海上的倭寇绰绰有余。”

“即便是那三岛倭奴真的开出来精钢水师,我大明的海上,也不至于坐以待毙啊。”

朱元璋的眉头一紧,而后却又摇了摇头叹息道

“不行,这火铳还是差些,这点火力能够吗?”

“那能不能多发一些,像是三眼火铳,每人配三把,应当是够了吧?不行就五把?”

朱标的话。

倒是给朱元璋提了个醒。

重型火力流入民间问题很大。

这种轻型火力,倒是有点无所谓了。

毕竟在岸上,论起性价比火铳这玩意确实不如直接拿刀砍的过瘾……

朱元璋虎躯一震,兀自起身高声道

“就这么定下了!”

“标儿,待会你去拟旨,自即日起,出海海船,船上所有船员,皆由兵部统一配发三眼火铳三……五把!虎蹲炮三门!”

“所有配发火器,一律登记造册,预留编号,出海海船自大明口岸靠岸之日,各地市舶司需调专人将火器就地封存,再次出海之时再行发放!”

其实这样的旨意根本拦不住火器从海商手中外流。

但是这样的律法,总归是胜过没有的。

起码能让这些发出去的火器,大部分都乖乖的留在船上。

朱元璋话音刚落朱标旋即便起身道

“儿臣领旨!”

自从朝廷发售水师战舰以来,天下各地的商贾云集金陵。

不少人已然就地采买起了物资。

导致金陵的茶叶、丝绸、瓷器价格已然开始了上扬。

已然有不少的船只开始装运起了船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56,老朱:咱有点后悔开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