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子太傅的宋濂也站出来弹劾李善长。
背后翰林院学士杨宪跟着站出来,拱手作揖说道。
“微臣以为李相国变法不合大明律,应罢黜中书省左丞相!”
杨宪作为刘伯温最得意弟子,居然敢提罢黜李善长的丞相之位。
刘伯温看了都摇头,不明真相的杨宪还以为自己是忠臣!
“你们这群腐儒,诽谤李相国,其罪当诛!”淮西勋贵当众反驳说道。
他们拼命维护他们带头大哥李相国,求朱元璋主持公道,“陛下他们诽谤啊,他诽谤李相国呀!”
随后胡惟庸主动站出来,指着宋濂等老臣据理力争。
“李相国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尔等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哪里懂丞相的深谋远虑!”
这个胡惟庸也太坏了!
说了还不如不说的好,这不是更加变相说明李善长专权独断。
没有朱元璋的旨意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变法。
群臣的目光由分封藩王罢黜李善长,只是转瞬之间。
此时此刻。
这位中书省左丞相都懵逼了!
当初明月楼那次会谈,李诩辰的毒计还在发挥作用。
这是李诩辰给自己埋雷啊!
因为李掌柜笃定,朱元璋肯定会选定一个变法的替罪羊。
直到现在。
李善长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在剧中了。
本以为李掌柜的毒计只针对淮西勋贵那些骄兵悍将。
没想到他李善长已经身在棋局之中,现在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李善长抬头看向那吃瓜看戏的朱元璋,内心深处那股未知恐惧油然而生。
这盘棋!
执棋者原来是李诩辰和当今陛下啊!
奉天殿上。
一时间,吵吵嚷嚷,文臣武将甚至准备大打出手。
啪!啪!啪!
庄严而宏伟的大殿之上。
突然间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拍桌子声。
犹如一道惊雷划破长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禁心头一颤。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朝着发出声响的方向看去。
只见高高的台阶上方。
一张龙案之后,坐着那位威震天下、权倾朝野的大明皇帝朱元璋!
此时。
满朝文武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却又支支吾吾。
谁也不敢轻易开口说话,更没有人敢抬起头直视朱元璋那威严的面容。
整个大殿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要知道。
如今朝堂上的各方势力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
经过一番明争暗斗,眼下终于到了该收场的时候。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然后不紧不慢地缓缓站起身来,缓缓走下来。
那双锐利无比的眼眸,随意地瞟了一眼台下。
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了台阶下方的太子朱标身上。
父子二人四目相对,虽然没有任何言语。
但就在这短暂的眼神交汇之间,仿佛有一种默契正在悄然传递着。
那眼神之中所蕴含的深意,似乎是在向这位大明王朝未来的储君暗示。
且看朕今日如何拿捏住这些满朝的文武百官,让他们知晓天子威严!
不仅是太子朱标。
站在一旁的燕王朱棣以及其他几位藩王同样目不转睛地盯着朱元璋。
在诸位皇子心中。
他们暗自期待着这位雄才大略的大明皇帝能够以雷霆手段出手,震慑满朝文武。
且说彼时。
文武百官只瞧见那朱元璋身形矫健如龙,步伐豪迈似虎一般地从高处缓缓走下。
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稳稳当当地站在了台阶之上,更像踩在他们心坎上。
这位大明皇帝陛下,居高临下地俯瞰着阶下那群噤若寒蝉的群臣。
浑身散发出一种令人胆寒的霸气,宛如君临天下的王者,不怒自威。
紧接着。
朱元璋猛地开口,声音如洪钟大吕般响彻整个朝堂。
“尔等说完了吗?”
这一声质问犹如平地惊雷,炸得在场的文武百官个个都低着头。
满朝文武大气也不敢出一口,谁也不敢贸然回应这位大明皇帝的问话。
一时间。
只见朝堂上鸦雀无声,静得连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