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我给朱元璋当老师,教治国之道!(求鲜花)) (1/2)

“这……”

朱元璋一时都呆了。

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

似乎,自己以后不用过苦日子了。

自己要大肆挥霍!

不对,不只是自己。

就连其余勋贵们,也要大肆挥霍,多买琉璃,这样百姓们才能赚到钱!

跟着他突然转头,看向李善长说道:“你赚的也不少,你打算买多少琉璃?”

“我?”

李善长目瞪口呆。

我特么说我要买了吗?

而且还是买朱行的……

我有那么贱吗我?!

“怎么,你不愿意为国做点贡献?”朱元璋却眉头一皱。

“不是不愿意,只是……”

李善长连忙摆手,却是突然想到什么,立刻说道:“小人只是有些疑惑。”

“若是此地经济,真被琉璃工坊带动起来,那岂不是其他地方的人口跟银子,都要往京城流动?”

“其他地方没钱没人,那周边地区的百姓怎么办?琉璃工坊虽好,但本质上还是在夺其他地方百姓的生计,聚集一地。”

“这是虚假繁荣啊!”

朱元璋微微一愣,却是略一思索,也是不由得沉思起来。

这话,似是说的也有道理。

人力跟银子若是都聚集在一处,等于是抽空其他地方的资源,养肥了朱行一人……

“呵呵,不愧是当掌柜的,确实是有见识。”朱行也是惊奇的看了李善长一眼。

不愧是给社会人干活的。

是有些干货的。

不过……

他笑了笑道:“其实我给这问题,起了个名字,叫做虹吸效应。”

“意思就是一地成为大城市后,便宛如是一个暴风眼,周围的一切资源,人力,都会被大城市给吸走……”

“你早就想到了?”朱元璋听到这里,却是眉头紧紧皱起:“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人,若是他们因为这虹吸效应,变得衣食无着,岂不是要闹出大事?”

甚至是造反……

百姓若没饭吃,没活干,那必定是得造反。

朱元璋立刻想到自己的造反经历,当即是立刻预判出了日后景象……

这么说来,所谓的招商引资,跟拆了东墙补西墙没什么区别,只是富了朱行,却是委屈了其他地方的百姓啊。

这得不偿失!

而朱行作为始作俑者,却简直是吸取周边百姓们血肉的吸血鬼?

想到这里,朱元璋顿时心头一沉。

然而朱行却是喝了口茶,随意说道:“虹吸效应是客观存在的,也确实是会使得一地萧条没错。”

“但我要问一句。”

“百姓为何愿意背井离乡?到琉璃工坊来打工?”

“嗯?”

听到这话,朱元璋等人皆是微微一愣。

而朱行却是抬手,指着那群在烈日下劳作的工人说道:“你看他们。”

“本是一群流民,他们为何要背井离乡的逃难?”

“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

“但凡他们能在家乡,吃上一口饭,也不至于一路要饭来京城。”

“所以问题来了,他们为何会落到这等地步?”

“是因为天灾?呵呵,那只是表象,天灾也不是每年都会发生,若是他们手头有些积蓄,何至于连一年半年的生活费都凑不出?”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被压榨。”

“他们平日里被地主压榨的太惨,辛辛苦苦种地一年,粮食大多都是被地主剥削走,然后剩下那点粮食,又要交皇粮国税。”

“等到农闲时候,又得服徭役。”

“这日子,简直是苦不堪言,遇上点天灾人祸,就得破产,嗯,这又叫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所以与其说百姓们被吸来,不如说,是家乡,是地主,是朝廷在逼着他们逃离家乡!”

“民生艰难,百姓不得不离家赚钱,你说这事,是该怪我呢,还是……皇帝无能?朝廷无能!”

朱行说这最后这一句话时,脸上带着讥讽,带着不屑。

朱元璋却是已经愣住。

有些失神。

是啊。

怎么能赖虹吸效应?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无能?

朱标顿时慌了神,他连忙有些担心的看向朱元璋,唯恐朱元璋被刺激到。

朱棣也是面有迟疑之色的看向朱元璋,欲言又止,朱行这话虽大逆不道,却极有道理。

朱行这种直言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