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2,大明需要的,不是那几样简陋的发明! (1/2)

朱四郎疑惑的打量着朱樯手中那张平平无奇的“一贯钱”宝钞。

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东西为什么在朱樯的心中如此重要。

只不过朱樯的脑海里,却只有一段比较可悲的历史。

后世人只知道飞梭发明之后,英伦三岛上出现了巨大的“面纱荒”而后在珍妮机发明之后,才缓解了“面纱荒”真正启动了工业革命。

但是实际上,解决“面纱荒”的东西并不是珍妮机。

而是阿克莱特纺纱机。

珍妮机只有八个纱锭,但是阿克莱特却有逆天的三十二个纱锭。

正是有了三倍于珍妮机的产能,才使得“面纱荒”得到真正的解决。

而之所以后世人只知“珍妮机”而不知“阿克莱特纺纱机”原因也只有一个。

编史的人压根就不想让后人知道,真正启动工业革命的机器是“阿克莱特纺纱机”。

因为阿克莱特纺纱机的发明者,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设计图。

而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农书》又名《王祯农书》是金帐汗国从遥远的东方带来的一本书。

飞梭的诞生,出现了纺纱荒,但是水力大纺车的出现,却并没有在遥远的东方产生棉纱堆积,去倒逼织布业探索新的生产工具。

这说明了,真正启动工业革命的东西,压根就不是这几样简陋到极致的发明创造。

而真正改变这一切的东西。

是货币!

正是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大陆上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的输送进了欧罗巴的白银市场。

使得白银、黄金的价格持续走低。

无论是贵族也好,地主、农场主也罢。

都在想尽办法的把自己囤积的白银、黄金投资出去、花出去。

倘若没有这源源不断的白银、黄金。

发明了飞梭、出现了“面纱荒”又能如何。

所有的贵族都只会有一个想法。

“你荒着呗,关我鸟事,反正银子会一直升值。”

随着黄金、白银的持续贬值,最终贵金属永远保值的神话也将被彻底打破。

更为便捷的纸币的问世也变得顺理成章。

所以朱樯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在冶金方面,竭尽所能的不放过任何一个银原子。

而在另一方面,寄希望于大明的宝钞不要像历史上那般胎死腹中。

当听明白了朱樯的话之后。

朱四郎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不敢置信的看着朱樯问道

“三哥,这,这些东西,当真是你自己琢磨明白的吗?”

朱樯无奈的叹息道

“当有一个敌人随时能夺走你的一切并将你置之死地的时候,你会了解的比我还要透彻。”

朱樯知道。

只要黄金、白银的神话不被打破。

在这片土地上,就不可能发生工业革命。

甚至这一点,都不需要后世人去发现,是在明清两朝不少都已经意识到的事情。

万世祸根,根在金银!

但是没有办法。

中原缺银,哪怕是东夷的那个石见银矿,也不会产生向美洲那么强大的贬值预期,毕竟那不过就是个巴掌大的地方,产量再高,终有挖完的一天。

而美洲那可是一片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土地。

当时的欧洲甚至有人以为金银有朝一日会变得跟铁器一样普遍。

因此朱樯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大明宝钞身上。

靠朝廷的强制力,将大明宝钞彻底的推行开来,将两步并做一步,才是朱樯乃至于大明的唯一希望!

日薄西山。

大脑快要被朱樯塞爆的朱四郎从草地上爬了起来,对着朱樯拱手道

“三哥,弟弟受教了,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朱樯微微颔首,将护具一扔,兀自朝着远处的山庄走去。

……

……

朱四郎还没等走出山庄。

便看到了早就等在山庄大门外徐达帐下的亲兵。

“朱四郎!徐帅让我给你带句话。”

“天子北巡中都,钦明太子北上大都,彻查钦差涂节遇害一案!”

话音刚落。

朱四郎眼睛登时便是一亮。

“我大哥……太子殿下当真来了?”

“太子銮驾已在漕运码头驻跸。”

“知道了。”

朱四郎顾不得回城。

登时便翻身上马,朝着漕运码头的方向一路疾驰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32,大明需要的,不是那几样简陋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