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声一笑,看向李善长,后者却急忙低下头去。
见状,朱元璋不悦地冷哼一声,吓得满朝文武身子一抖。
“爵号的事情你们商议不出个所以然来,倒是没什么,咱等得起,三天时间,善长,此事你负责!”
朱元璋宣布一声,便直接退朝。
朱楷领了封赏以后,独自返回茅屋,此时天色尚早,他打算等到晚些时候再回皇宫给皇后娘娘煎药。
御书房内,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坐在朱元璋面前,老实巴交。
“今日封赏之事,你们两人如何看?”朱元璋靠在椅子上,盯着两人问道。
“上位,朝中大臣似乎是不服!”
常遇春心直口快。
没想到朱元璋哈哈大笑。
他早就料到是这个场面,甚至都能想到诸多大臣的想法。
一个白身之人而已,随意的封赏直接打发了就是。
眼下直接跳到侯爵,仅次于公爵之后,那些大臣背后只怕早就恨得牙痒痒了。
“那咱怎么才能让他们服?”
朱元璋笑过之后,脸色再度恢复沉静。
徐达和常遇春对视一眼。
徐达低头沉思了片刻后说道:“上位,虽然朱楷医治娘娘有功,但在下面大臣的眼里,无外乎是因为功劳抵不上赏赐而已,臣有个法子,可以堵住大臣的嘴。”
这下不仅朱元璋好奇,就连常遇春也跟着看过来。
“西江口决堤,又离着应天城不远,只要咱们想个法子让朱楷治理水患,便可以借着拱卫应天之名,两功一起赏赐。”
“封地直接设在西江口,爵号便称之为西江候,上位认为如何?”
朱元璋双目圆睁,不可思议地看着徐达:“啥?你要让咱的儿去治理水患?不行不行!此事不行!”
常遇春在一旁分析着:“上位,臣也觉得此事可行,咱们安排一个懂水利的知县,让他协助朱楷,事成以后,敲定朱楷通判的位子,如何?”
朱元璋被两人说得心动,忧心地说道:“咱只是担心,若是楷儿不懂水利怎么办?”
常遇春和徐达低头沉思。
上位说的倒是不错,首要之事便是寻找一个擅长水利之人。
徐达心中想着,忽然眼前一亮:“上位,臣倒是有一人可以推荐。”
“给咱说说,是谁?”
“刘明远,此人之前担任孝陵卫的筹建,当初上新河水位上涨,眼看淹没孝陵卫,是他出手解决了此等问题,臣看,倒不如让他去担任西江知县如何?”
听着徐达的话,朱元璋神态有些恍惚。
此人倒是有些印象,当初孝陵卫之事,他隐约记得听到过此人的名字。
“我看行,但此人护卫孝陵卫有功,理应升迁,让他去做西江知县,合适吗?”朱元璋皱着眉头问道。
但看到徐达和常遇春都不说话,他瞬间明白了什么。
当下也只好看破不说破,随意说道:“那就抽时间让他来见咱吧。”
等到徐达和常遇春离开之后。
朱元璋叹了口气,让太监将太子朱标喊来。
他创建大明,能压住群臣,但若是等到他死了呢?
这些勋贵又能容忍住标儿?
想到这些,朱元璋心中便是一阵烦闷。
徐达推荐的那个刘明远,他哪里不知道什么意思。
这分明是因为身份干净,和朝中之人关系牵扯不是很深。
否则的话,徐达怎么可能会推荐这个人。
没多久,朱标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儿臣参见父皇。”
招手示意朱标进来,又遣散了屋内的太监和侍女。
等到御书房门缓缓关闭以后,朱元璋说道:“标儿,今日朝中的事情你也看到了,你觉得咱的封赏如何?”
朱标心中一动,早朝散了以后,他就知道父亲会找他。
如今心里早就琢磨好了措辞,他拱手说道:“儿臣愚钝,不明白父皇是打算要重用此人,还是做给朝中大臣以及天下人看的。”
若是换做任何人这么回答,只怕朱元璋的巴掌早就落下了。
朱元璋手掌一抖,再度问道:“你想哪去了,咱是说,你觉得朱楷这个人如何?”
朱标十分疑惑,暗想父皇怎么对一个郎中如此感兴趣。
而且事先封赏的时候也没跟他说过。
如今倒是想着要问他的看法了。
“儿臣和此人接触不多,但此人医术高明,太医院都对母后的病情束手无策,在他手里,轻而易举地便能解决。”
“此人见到儿臣时,没有寻常百姓和大臣的艳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