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如果朝廷不考虑民生的问题,执意推行下去。
朝廷绝对不会有亏损。
但货币发行的内容着重强调:
朝廷不能失信于民。
获信于民,建立朝廷的信用度。
往后就能靠着信用发行宝钞。
用信用来发行宝钞。
朱元璋想想都觉得豪情万丈,成就感满满。
古往今来。
哪个朝代能做到这般程度?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信用发行。
但老朱可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质就是,天下百姓民心所归。
这样就能证明。
他们大明朝是他老朱家,百姓对他们的信任。
而自古以来。
帝王要的不就是权利之下的民心所向吗,追求的不正是这种伟大功绩吗?
这对朱标,对老朱来说,都是巨大的诱惑。
一旦实行信用发行宝钞。
那么他老朱家在历朝历代中,都将是其他帝王无法超越的存在。
朱标还在等朱高熙开口。
经过这一次。
他可算知道了。
大侄子看似不喜欢读书,但是说出来的东西头头是道。
这些东西在课本上根本就不存在。
幸好有了朱标在场,成为自己的嘴替。
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开口。
这个孙子。
正经起来的时候,说话也是有理有据。
思路也很清奇。
可就是为什么什么也不怕呢?
连咱也不怕。
真是要气死咱。
随着朱高熙展示的越来越多。
老朱的怨念也变得越来越深。
他老朱作为大明皇帝,没有一个人不怕他。
可到了朱高熙这儿,还要受这种窝囊气。
找谁说理去。
...
朱高熙轻轻一笑,道:“我还以为什么呢。”
他微微摇了摇头,道:“大伯啊,你的思路还是保守,没有打开。”
“你知道民间的钱庄是怎么赚钱的吗?”
朱标道:“这和民间钱庄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的大伯啊,看问题要从现实出发,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
朱高熙唏嘘道:“民间钱庄是干什么的?”
“百姓和商人都能在里面存钱,还能借钱,是不是?”
朱标点头道:“的确如此,百姓将钱存在钱庄,收取存钱管理的费用。”
“嗯......?”
突然,他眼睛一亮,道:“你的意思是说,大明帝国银行也可以如此?”
“银行发行宝钞,再通过存钱,收取管理的费用。”
“官府推出的存钱,比那些钱庄要靠谱,相比百姓会更愿意存在银行。”
“钱庄可以借钱,银行也能借钱。”
两人这么一交流。
老朱的思路瞬间就被打开了。
还好朱标在场。
朱标要是不在,老朱都不知道怎么开口问。
作为堂堂大明的皇帝。
国家大事自己和大臣都没办法,却得不耻下问自己的孙儿。
这是何道理?
【Ps:求鲜花!月票!!评价!!!小弟跪求一切数据,只要数据上去,小弟加班加点给各位帅比,保质保量更上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