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这场战争与我无关 (1/2)

第十八章这场战争与我无关

奉天殿上。

徐达带着士兵班师回朝。

朱高熙也带着朱元璋给他的一千精兵,回到皇宫。

只不过,在回来的路上。

朱高熙感觉脑袋都要炸了。

因为徐达一直在他耳边问东问西。

开始问大炮,后来问技术。

甚至有一刻。

朱高熙都以为这徐达不是武将,而是文臣。

都快要被他烦死了。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群臣跪拜。

李善长开口说道:“恭喜皇上,我大明这场仗打的实在太漂亮了。”

“我军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将倭军一举击败。”

“我明军实乃威武之师啊!”

其他大臣紧随其后。

“徐达将军威武,高熙殿下智慧过人,我大明何愁不兴?”

“倭军不是号称所向披靡,如今看来,还是我大明的炮弹更胜一筹。”

“是啊!这次多亏徐将军和高熙殿下了,高熙殿下虽然年幼,但是天资聪颖。”

他们输了太久,太需要有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了。

距离上次战斗不过半个月。

军内的士气严重不足。

虽然三令五申,要求士兵们打起精神,积极应战。

但他们并不是一群只会听话的机器人。

光靠嘴上说说,甚至使用军纪,都没办法改变士兵们的思想。

一旦思想上扎根,很难矫正过来。

而今。

一场众望所归的胜仗摆在眼前。

还是实打实的大胜仗。

和普通的胜仗不一样。

普通的胜仗可能把敌人击退了,但是自己军队死的死,伤的伤。

胜仗的代价也不可估量。

现在。

大明军队的士兵,没一个人受伤,每一个人死亡。

战损比是0比100。

无论对面死伤多少个,都是0比100。

对面死伤一个人也好,一千个人也好,但是自家军队没一个人死伤。

战损比不管怎么比较,都是0比100。

在战争刚结束,老朱便已经收到了前线的捷报。

愁容密布的脸上,瞬间舒展开。

这是老朱近一两个月以来,最欣慰的时候。

倭寇,也不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

“皇上,这次胜仗,其实和我无关。”

徐达饶了绕头,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堂堂大明的正牌军,什么都没干。

按照以往对两军实力之间的估计。

这次大明能战胜倭寇的几率仅仅只有百分之30.

地理上不占优势,武器上不占优势,想要百分百打赢,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仅凭军队之前的炮弹,还没打到敌船,就沉海了。

等能打到对方船只的时候,敌人几乎已经快到脸上了。

徐达虽然很想亲手打赢一场仗。

但是他不会贪功。

朱高熙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是个顽皮,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而现在做出的大炮,让他对朱高熙刮目相看。

刘伯温走上前,笑着说道:“徐将军真是谦虚,怎么能说这场仗与你无关呢?”

“不然倭军那么多人,怎么受到重创的,难不成他们不战自败?”

徐达的谦虚,惹得一众大臣点头称赞。

“就是啊,徐将军,你就别谦虚了,我大明有你这样的大将军,实乃幸事!”

“徐将军真会说笑,前线已经禀报过了,说你们没有费一兵一卒,就把敌人拿下了,真乃神兵天降。”

大臣这么一说,让本就不好意思的徐达,更难为情了。

前线的士兵太会贪功了,和朱元璋汇报的时候,居然说成是自己的人没有费一兵一卒就打赢了。

确实。

没有费一兵一卒。

是根本用不上啊!

“皇上,这场仗。”

“的的确确和臣无关,完全是高熙的功劳。”

“外孙高熙研制的大炮实乃厉害,距离很远,就能将倭军击中。”

“而且威力甚大,和之前军队的大炮,完全不能相比。”

徐达咬着牙说完了这些话。

从进门开始,一直低着头。

他们这些身经百战,未能拿下的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十八章 这场战争与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