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朱棣回宫,高熙不在宫内 (1/2)

第四十七章朱棣回宫,高熙不在宫内

“战!战!战!”

士兵们振臂高呼。

纷纷被朱棣刚才的话所感染。

此刻。

在场一百多位士兵的心,彻底凝聚在了一起。

他们众人现在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明的士兵。

忘记了儿子、丈夫、父亲的身份。

丘福身为明朝的将军,经历过大小战争无数。

但现在。

五十多号人齐声呐喊之下,比一千人的气势更加恢宏壮观。

朱棣等人在县衙门补充了一下体力。

将武器也翻新了一下。

长枪在手。

朱棣瞬间找到了当初在战场厮杀的感觉。

旋即。

在当地士兵的带领下,一行人身披战甲,手握兵器。

来到了苍山附近,倭寇盘旋的地带。

只一眼。

朱棣青筋暴起,怒目而视。

手里攥着的长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入目的是一群倭寇,守卫在铁笼子附近。

而巨大的铁笼子之中。

被关着的正是他们抓回去的孩子,大明百姓的子孙。

直到现在。

刚才县衙内的士兵,才深刻了解到了朱棣为何愤怒。

那些孩子五六岁出头。

有的刚学会走路,有的才刚刚牙牙学语。

看着那些孩子。

士兵内心动容起来,揪心感直上心头。

朱棣按照和丘福提前执行的计划。

由二人冲在最前面,负责抵抗倭寇。

而其余士兵,则紧跟其后,负责补刀。

拿不动刀的老朽士兵,负责找到铁笼解救孩子。

距离不到倭寇五百米的距离。

朱棣将手上的一杆银枪,用力投掷出去。

正中一名倭寇的心脏。

伴随着倭寇倒地。

士兵们纷纷冲下山去,如潮水般席卷倭寇的阵营。

经历了长达五个小时的战斗。

士兵们死伤殆尽。

而自己也是身上披着数十道伤口。

朱棣看了一眼身后,仅有的十多个士兵,还有被解救的十几个孩子。

出来的时候,带了十几个随行的人。

可现在,这十几个人都换了一副面孔。

他不禁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

在这场战斗开始之前,他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结局。

倭寇虽然也有损失,但只有100多人阵亡。

那也是因为他们偷袭,倭寇来不及立马迎战。

这才勉强杀了100多人。

如果倭寇提前知晓的情况下,拉开阵仗和倭寇大干一场,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丝毫胜算。

苍山的位置。

距离皇宫甚远,援军根本不可能在今天赶得过来。

之所以破釜沉舟,主要是为了救大明百姓的孩子。

人数上不占优势。

士兵大多数都是当地县衙内的人。

想要打赢这场战斗,无异于天方夜谭。

趁着夜晚。

朱棣带领一行人通过水路回到皇宫。

白天走水路,很容易被倭寇发现。

倭寇熟悉水性,而他们常年生活中在岸上。

其实力对比,自然高下立判。

而且还带着这么多孩子,被发现了只有死路一条。

一行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面上,飘飘荡荡。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

已是凌晨。

上了岸后。

朱棣快马加鞭赶往了皇宫。

奉天殿上。

朱元璋坐立难安,来回踱步在大殿之上。

前几个时辰中。

他已经收到了来信,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

并且派了手下五虎将其中的三位,由徐达、胡大海、常遇春领兵。

三人作为开国功臣,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虎将。

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军功无数。

他们虽然也不理解,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材小用,让他们去对付区区现在仅剩的四百多个倭寇。

但没办法。

三人只能率领着五千精兵,日夜兼程,赶往援助。

当时一众大臣看到老朱如此气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十七章 朱棣回宫,高熙不在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