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漏尽更阑。
夜色如薄纱般笼罩大地,京师大街上万籁寂静。
“咚,咚。”
“咚,咚”
连续的两次锣声划破夜幕,一下又一下,连打几次。
“小神医……大人,二更天了,还要给灯添油吗?”
太子府后院的厢房中,灵鱼正提着一个造型小巧别致的铜壶,有些睡眼惺忪的问道。
“啊?已经二更天了吗?”
朱子羽将目光从案几上移开,有些惊讶的瞄了哈欠连天的灵鱼一眼。
灵鱼提醒了他《大明律》夜禁的规定后,他已经在这里坐了整整一个时辰了。
“大人,已经打了二更的锣了。”
“奇了怪了,以前听领导开个会都犯困,现在看了俩小时医书都没感觉...”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有些不可思议的喃喃自语道。
“是侍奉大人沐浴,还是再给大人添些灯油?”
灵鱼这些丫鬟五更后就要起床打扫卫生,水灵灵的大眼睛已经有些睁不开了。
她也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丫鬟,又不识字,哪禁得住陪朱子羽熬夜。
“再添一次灯油,把我熬的银耳莲子粥乘两碗来,你就先去睡吧。”
朱子羽注意到灵鱼的疲态,微微一笑,吩咐道。
系统给他恶补了这么多医术,他对养生这一块自然是得心应手。
药补不如食补,每天的养生粥,自然是一份都少不了。
“古人的作息还挺规律。”
朱子羽看着如获大赦般,一溜烟跑出去的灵鱼,顿时有些哑然失笑,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手中医书上。
真别说,这医书还挺好看!
庭院内,疏影纵横。
“哎哟!”
一声闷响,灵鱼连连后退三步,差点一个屁股蹲坐到地上。
朱元璋出身贫苦,当上皇帝以后更是将节俭发扬到了极致。
上行下效,朱标也深受父亲影响。
堂堂太子府,照明用的灯笼都搁着大老远才有一个。
“二更天了,你不好好侍奉小神医睡觉,在后院乱跑什么!”
一个略带质问的声音从前方传来,透过月色,灵鱼才看清来者是谁。
“回...回禀下,神医大人读书到现在,吩咐我去后厨取药膳来。”
灵鱼有些慌乱的跪下,出声解释道。
“夜读到现在?正巧我也要去后厨一趟,同去。”
朱标眼中闪过一抹亮色,旋即开口。
半晌。
“大人,灵鱼回来了。”
灵鱼端着粥,在虚掩的房门外请示着,同时眼神有些不安的瞟向身旁的朱标。
朱标单手做一个噤声动作,示意她直接进去。
灵鱼也不敢多言,低头小心翼翼迈了进去。
“两碗粥,你喝一碗,明早再来收我这碗就行。”
油灯下,朱子羽捧着手中的医书,头都不抬的吩咐道。
倒不是他想捧起来装读书人,属实油灯太暗,放案板上真看不清啊!
“我?我喝一碗?”
而端着粥的灵鱼一个趔趄,差点没把粥撒了。
“你喝不得粥?”
朱子羽有些疑惑的抬起头,把视线放在瞠目结舌的灵鱼身上。
“喝得来,喝得来。”
灵鱼一怔,连忙应道。
“我看骨相,灵鱼姐姐比我长不了几岁,多喝药粥,才能长身体!”
朱子羽将视线收回,仿佛在说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本来自己就要做粥,多做一碗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这个小丫鬟陪自己挑灯夜读,以他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做两碗粥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
但是在灵鱼和门外的朱标眼里,这件事就大不相同了。
虽说太子府待下人不差,但是也绝不会跟主子平起平坐。
平日伙食都截然不同,更不要说药膳这种额外的补品了。
门外的朱标眼神连闪,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虽出身帝王世家,但年幼时朱元璋身为草莽,自然是经历过苦难的。
他两个儿子就截然不同,朱雄英八岁,朱允炆五岁,出生时大明王朝早已建立。
虽说老朱家勤俭持家,终究还是帝王家,长幼尊卑意识极强。
突然蹦出来个年纪差不多的朱子羽,对丫鬟仆人一视同仁,又勤奋刻苦,一手医术更是医白骨、活死人。
德才兼备,给他的震撼是无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