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兵进土剌河!双方备战! (1/2)

大军驻足,安营扎寨,取水饮马,埋锅造饭,一片喧闹自不必多言。

河岸旁。

曹国公李文忠与朱楷并肩而立。

望着面前曲折向西蜿蜒流淌的河水,李文忠眉宇间有着深深的疑惑。

“这里就是土剌河了,这元人竟然连点踪迹都不见了。”

“不知朱堡主那边,可有消息?”

也许是得益于比较先进的组织架构,朱楷麾下的影卫暗探和斥候们的表现异常出色。

这几日。

往往都是朱楷先得到消息告知李文忠之后,明军的斥候探子才姗姗来迟地禀告。

如今身处困境,李文忠下意识地就想倚仗于朱楷的谍报网。

“不曾。”

朱楷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

“此地深入漠北,已算是人迹罕至之所,我手下的那些探子消息往来回报太过艰难。”

“而明面上的哨探虽撒出去了小两百号人,但至今未有收获。”

李文忠深有同感地点头。

“确实艰难。”

“草原太过广阔,又是元人的地方,于我等不利。”

当然了。

朱楷两人话里话外虽觉得艰难,但两人的战意还是在的,而今的牢骚也不过是头疼此种境地而已。

“朱堡主可有良策教我?”

李文忠突然扭头问道。

这些时日的相处,他是越发地对身边的这位少年感到心惊。

不过十七岁的年纪,连冠礼都不曾行过,却能让麾下数千铁骑死心塌地效命,而且兵法韬略亦不曾缺忽。

再加上那数千副精良铁甲,还有一应辎重粮草。

这些都无不说明着,那个只闻其名的朱家堡定是个有钱有人有粮的所在。

不说别的,只凭那三千精锐铁骑,纵是小国也不过如此了吧。

面对李文忠的问策,朱楷倒是未曾因为年幼而拒绝。

而今,他也算是与明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更何况,他还真有个想法。

“李将军。”

“我虽年幼,亦非沙场老将,但也知道,战场之道,需以正合,以奇胜的道理。”

“以我等兵力,自当以堂皇兵势正面对决元人,以求歼其主力,灭其胆魄。”

“正所谓,攻敌之必救。”

“恰好,这土剌河可是岭北境内少有的几条大河。”

“土剌河两岸不知有多少部落于此补充水源,饮牛饮马,乃是元人心腹之地。”

“依我之见,我等便沿着土剌河一路西行便是。”

“只要哨探撒得多些,便不至于被元人埋伏。”

“如此一路清扫沿途两岸部落,除了可补充军中肉食以外,还可逼元人同我等决战。”

李文忠听完,抚掌大笑。

“朱堡主当真为少年英才,竟与本将不谋而合。”

“本将亦是如此打算。”

“可是难就难在,我大军虽有铁骑,但终归是以步卒为主,所以骑兵难免有些不足。”

“因此,还望朱堡主多多相助。”

本来,李文忠还在顾忌朱楷未曾确认的身份,想着循循善诱,实在不行便厚颜相求朱楷率兵相助。

却不成想。

这位与他想到一块了。

朱楷也懒得理会李文忠心里到底想什么,既然双方不谋而合,那就应下就是。

算是手铳,他麾下的三千精骑可全都是身具四把火枪的火枪骑兵。

最不怕的就是和人硬碰硬。

心中想着,朱楷笑着拱手。

“那是自然。”

“我既率军而来,便是欲助明军一臂之力。”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李文忠都敢相信他这来历不明之人,他又怎么会怕事。

而且,他期盼的不就是这个嘛。

若是助明军大胜元人,再顺道接应徐达回师。

只这两样大功,不说老朱给什么赏赐,但怎么着不得将朱家堡列为不征之地?

...

也就在朱楷等人在商议如何对付元人之时,元人也同样在谋划他们。

距李文忠明军大营二百里处,有一营地铺陈十里,其中所居者何止万人。

中军帐内。

有一千夫长抚胸一礼,恭敬提醒道。

“国公,扩廓又派人来催促了。”

帅位上,被称为国公之人看起来很是年轻,也就三十许的模样。

其人不是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十八章 兵进土剌河!双方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