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魏国公徐达与曹国公李文忠如何争执,可事情的轻重缓急他们二人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如何安稳地撤师回京,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好在,之前的中军议事已经大致定下了章程,剩下的无非就是具体的执行了。
整体方略倒也简单。
无非是两军骑兵合并,负责护持大军侧翼。
而步卒则是分兵,以各自所属的卫指挥使司为基,一卫一卫的交替后撤。
如此布置,方能最大可能地防止元兵铁骑突袭。
...
入夜。
此时已至夏日,夜晚的星空繁星点点,明月当空。
也就在此夜渐深,人静谧之时。
明军的营盘却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而后汇聚成流,变成有节奏的兵甲碰撞声。
此刻。
营寨内,灯火通明。
一支支小队在火光的映照下迅速集合,于营盘之外结成阵型。
大门口,寨墙之上。
魏国公徐达并曹国公李文忠以及朱楷等人并肩站立,静静地注视着众军的撤离。
观察了一会儿,没发现大军有何疏漏之处的徐达转过头来,笑着感谢道。
“朱堡主,这次有劳了。”
“等大军班师安稳回京之后,本公必在皇上面前为朱堡主表功。”
“本公听说,朱堡主有愿与大明永修盟好之意,本公相信,有此襄助之情在,相信皇上也会同意的。”
眼见着又得大明一肱骨重臣的支持,朱楷很是开心,拱手道。
“如此,那便多谢大将军美言了。”
这回出来,他还真是没少捞好处。
趁着李文忠所部和元兵交战的机会,一举缴获近十万头驼马牛羊不说,便是战俘也有万人。
而今,又得了这魏国公徐达的亲口允诺。
想必能提前消弭朱家堡与大明之间的冲突了。
......
翌日。
元军大营。
察觉到不对的元将贺宗哲快步走入王帐。
“大王,情况有些不对劲。”
“昨日夜里洒在草原上的游骑们,交接之时只回来了一小半。”
帐内。
原本还在舆图前来回踱步沉思的王保保瞬间惊醒,而后便是一声大叫。
“不好!”
“来人,聚兵!”
说着,王保保根本没有解释的意思,急匆匆地出了营帐。
半晌后。
王保保率领主力出营,快马加鞭向明军营寨赶来。
明军营寨前。
看着寨墙上倒吊在战鼓旁还在不停挣扎的牧羊,王保保咬牙大恨。
“好一个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不愧是大明的魏国公,今日当真领教了!”
身旁。
心腹大将贺宗哲劝慰道。
“大王,且息怒。”
“明军虽然合师一处,可一大半都是步卒,一夜而已,谅他们也走不了多远。”
“末将这就带人去追一追,一定能拦下那些明军。”
然而。
王保保却是摆了摆手,仰头长叹道。
“罢了,罢了。”
“战机已失,去之无益。”
“徐达此人诡计甚多,若是贸然急追,难免落入明军的埋伏,中了圈套。”
“况且哈剌章那群蔑儿乞人刚刚大败而还,其部所剩无几。”
“大元,暂时是经不起大败了。”
“此次徐达被我军设计突袭,损失惨重,有了这个教训,接下来大明应该能消停几年,不会再主动来攻伐我北元了。”
“也算是有些收获。”
“我等,还是见好就收吧。”
部将贺宗哲闻言,面有不甘,可他心底也清楚,这场仗大元同样也打不下去了。
再不存储草料,牧马牛羊,使其长膘。
等到了冬季,那才是真的能要人命。
“是,大王。”
贺宗哲回望了一眼明军撤退留下的痕迹,恨恨地应了下来。
......
其实。
若是依照原来的打算。
王保保是想生生将徐达围困而死的。
毕竟。
在这茫茫草原上,一旦没了援兵和补给,粮草迟早会被耗尽,而明军又多是步卒,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
却不成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