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光幕内。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一篇《千字文》被朱允熥极为顺畅的背诵完毕。】
【转过头他才发现,此时的朱雄英,已然像是看怪物一般的盯着他。】
【“额....大哥,怎么了?”】
【朱雄英双目圆瞪,心内满是惊诧,没想到自己这弟弟的天赋竟然如此卓绝!】
【想想他三、四岁的时候,别说把《千字文》全文背诵,连里面的字都还未认全!】
【可他不仅轻而易举便背诵了一遍,还说晚上在撰写什么东西,简直令人发指!】
..
不止是光幕内的人,
原大明。
朱元璋同样是双目震颤,心内满是惊奇与困惑!
那孩子才这么小的年纪,竟能在几天之内,将《千字文》全部学会,且倒背如流!
如此卓绝的天资,要是传扬出去,必定会让那群舞文弄墨的老儒生们惊为天人!
可他却是不显山不露水,毫不张扬。
这...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这般年纪又能在想些什么?!
凉国公府。
作为武人,蓝玉三人倒是对朱允熥的读书天赋,没有多大的切身感受。
可他们只是看着光幕内,朱雄英那满脸的诧异神色,也能大致明白。
那个大明的朱允熥绝非一般!
“对了,这才对了!”
蓝玉突然猛地一拍大腿,连声喊道。
冯胜不解:“什么对了?”
蓝玉仍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光幕画面,激动不已。
“如此天赋,这才像是未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苗子!”
常升点了点头。
“那允熥有如此天赋,若是传扬开来,必定会成为闻名遐迩的神童!”
“不仅会受到陛下的喜爱,朝臣勋贵也会对其大加称颂,拥戴有加!”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竟然一点都不表现出来,刻意藏着掖着。”
常升的话音刚刚落下,光幕内的朱雄英也恰好问出了这个疑惑。
.....
【“允熥,你有这般天赋,为何不直接在大本堂里表现出来。”】
【“如果你当着先生和朱允炆的面,将这《千字文》全部背诵一遍。”】
【“先生哪里还会恼怒你上课打盹,恐怕他还得给你披件外衣,生怕你冻着。”】
【“那朱允炆更是再也不敢对你狗叫,见到你都得自惭形秽!”】
【宫殿之外,悄然矗立的身影在听完朱雄英所言后,也是点点头,眸中满是不解。】
【朱允熥此时却是满心无语,不就一篇《千字文》吗?至于这么激动?】
【这后边把那些‘东西’抛出来的时候,眼前这大哥还不得惊掉下巴?】
【再听到朱雄英如此询问,朱允熥立马便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大哥你说的太过夸张了,一篇《千字文》而已,不至于,真不至于。”】
【“还有在大庭广众下背课文的事儿,就更不必了,我可不想被人当猴子看。”】
【“再则说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大招风的道理,大哥你肯定也明白。”】
【朱雄英听完,略作思忖后,也是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就像他身为皇嫡长孙,在地位超然的同时,也需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你这些大道理,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思索间,朱雄英不由又好奇的问道。】
【自己这弟弟还不到四岁啊,轻松学会《千字文》就已经算得上天赋异禀了。】
【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根本不像个稚童,倒像个摸爬滚打二三十年的大人。】
【就算是少年老成,也没有这么老的吧?】
【朱允熥闻言,顿了顿后才有些目光躲闪的回答道。】
【“没人教过我,应该是与生俱来吧。”】
【朱雄英闻言,满脸都是不相信,刚想继续追问,门外却忽然传来一声通传。】
【“陛下回宫!”】
【声音响起,朱雄英立马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端端正正的看向宫壁,严阵以待!】
【朱允熥见状,赶忙有样学样,可目光却悄然瞥向了宫门方向。】
【倒像是即将第一次亲眼见到大明洪武皇帝,眸中满是好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