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做了决定,那剩下的也就简单了。
备战!
汉王府政事堂一声令下。
整个辽东仿佛瞬间化作了一件精密的机器,有条不紊中迅速集结各方力量。
司府州县各级宣抚司迅速将汉王令传至民间。
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力出力。
百万余百姓黎民云集而影从。
而经过朱高煦亲自集训整合的辽东都司麾下各卫所亦是迅速集结精锐至广宁卫。
至于朱高煦自己,亦是没有闲着。
预感到鞑靼这次恐怕不会轻易罢休,朱高煦直接来到了汉王府麾下最为神秘的一处机构所在。
沈阳城一角。
恢弘而浩大的巨大楼阁赫然入眼,在众多城内建筑之间犹如鹤立鸡群般醒目非常。
其上。
金边牌匾上笔走龙蛇写着朱高煦亲手写就的三个大字。
天工阁。
作为朱高煦攀科技树的地方,如今辽东各项利民物什皆出自此地。
由于事情紧急。
在用令牌连过六道关卡后,朱高煦直入天工阁最高层。
“蔡大匠,本王要的东西可准备好了?”
须发已是半百的蔡思诚闻言,从一堆木格雕刻中抬头,点头笑道。
“殿下嘱咐的事,老朽何曾疏忽过?”
“已经为殿下备好了。”
朱高煦点头,而后问道。
“可曾进行过实验?”
蔡思诚应声道:“已经进行过了。”
“殿下的理论很是有用,老朽和众位同僚研究多日,越发感觉其博大精深。”
“不过那东西在制作上却不需如何精细,所以早就做好了。”
“殿下提出的实验阶段也早已演练了不少次。”
“若是现在去,那群混小子们说不定还在胡闹呢。”
“殿下只管放心,不会有错的。”
说完,蔡思诚眼中有精光在不经意间闪过的。
那是对自身技艺的自信。
朱高煦淡淡点头。
“那便好。”
“大将一向喜欢精益求精,关于这一点,本王自然放心。”
“既然大匠都说没问题,那自然就是没问题。”
蔡思诚闻言,脸上笑容愈发浓烈。
他伸手邀请道。
“殿下这边请,最近又新建了一片试验场,那群混小子应该正在那边呢。”
“殿下要的东西也在那里。”
朱高煦点头,旋即跟上。
这位大匠不是别人,正是朱高煦费尽心思方才笼络到的真正顶级工匠。
只一件事,便可彰显此人水准。
北平城,未来的大明故宫便是此人设计并督造的。
九州之地,物阜民丰,人杰地灵。
华夏工匠只是统称,事实上论对各种工具的钻研也不弱于任何人。
当来自朱高煦现代的理论,和这些拥有奇技的绝代工匠碰撞到一起。
可想而知,会发生些什么。
......
山西布政使司。
位于吕梁山与太行山中间的广袤平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黎民百姓,同时也孕育出属于此地的独特文化。
这日,正逢巳时。
太阳高照,却并不像往日那般烈日炎炎。
再加上时不时吹来的习习凉风,倒是说不出的惬意。
却见官道之上。
犹如黑色巨蟒一般的大军正列队行军,寻常百姓皆是避让到一旁,面露忧色。
路旁树林。
一黄口孺子扶着身旁小树,懵懂问道。
“大叔,这么多人的大军是要去哪里啊?”
“长大了我也要当将军。”
眼中,是那般的憧憬。
纯真却不知事。
小孩口中的大叔面带愁苦地轻抚孩童的脑袋,解释道。
“好,将来羽儿也要做大将军。”
这时,一旁的议论声也喧嚣了起来。
“看样子,是又要打仗了,那些鞑靼畜生怕是又要来了。”
“肯定是,不然朝廷不会派大军过来。”
“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把那些畜生们给灭掉?可怜我那老妻就是死在鞑子手中。”
......
张辅驱马前行,听着路旁百姓的小声议论,心中突然有些不是滋味。
他虽然听不清具体的内容,但是从百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