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朕想知道,这鞑靼到底是怎么灭的? (1/2)

河南布政使司,怀庆府。

最近这些天,朱棣领着轻骑先行,可着实是体会了一把什么叫七上八下。

各种各样的消息相继传来。

有迟来的求援信,也有同时抵达的报捷书。

不过有一点,随着众多探马的回返,朱棣已经可以肯定下来。

那就是,大同府确实是守了下来,

只是那捷报他还是不敢信。

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朱棣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就那么点兵,他们是怎么做到把二十三万余的鞑靼轻骑给灭了的。

如果换个说话。

说明军大胜,鞑靼大败而逃,这他还能相信一点。

毕竟。

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是第一次了。

但是尽灭一词,它就离谱。

鞑靼人可是有马的,他们不是木头,是会跑的。

如果这些草原轻骑真的这么容易被灭,那洪武爷那会儿也不会费大力远征漠北,击溃北元余孽了。

那可是二十三万鞑靼轻骑,不是二十三万头猪。

再说了。

它就算是二十三万头猪,那一下子也抓不完不是?

更为关键的是,这还不是一封捷报这样写。

封封如此。

如果不是确信大同府没有陷落,其他地方也没遭到鞑靼袭扰。

朱棣现在甚至都有些怀疑这是不是鞑靼人的阴谋。

不过就在朱棣苦思不得其解之时。

伴随着一匹快马入营,千里之外的一封战报呈上,算是解开了他所有的疑惑。

......

中军帐。

再次擂鼓聚将。

大明的勋贵们汇聚一堂,朱棣居中而坐。

“徐卿家,把这战报给这帮子老弟兄们读一下吧。”

朱棣面无表情地坐在太师椅上,手指桌案上的一封被打开的战报,淡淡道。

魏国公徐辉祖略有些疑惑,不过还是将战报拿起读了起来。

甫一开始。

徐辉祖的眼中闪过些许惊色。

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徐辉祖接着读了下去。

片刻后。

徐辉祖念完。

满堂皆寂,针落可闻。

除却正饶有兴趣地看着众将表情的朱棣,其余人皆是目瞪口呆。

“火器,还能这样用?”

“还有那飞天之物,又是什么?”

“莫非是汉王会请来天兵天将助阵不成?”

一连串的惊声传出,又是丰城侯李彬。

不过,他倒也算是问出了帐内众将心中的疑惑。

如此战法。

当真可谓是千古未闻,史所未见!

有着李彬开口。

帐内顿时爆发出一阵议论之声。

“汉王殿下果真神人也,靖难之役就有如神助,现如今更是一战尽灭鞑靼汗国!”

“闭嘴吧,汉王殿下的神勇还用你个老不死的说?”

“本以为战场伤兵救护手册就已是邀天之幸,想不到汉王更是造出如此火器,当真吾等之福。”

......

众将夸赞声入耳。

朱棣的嘴角不自觉勾起,扣在桌案上的右手也无意间轻敲了起来。

心情愉悦!

身为帝王之尊,朱棣能享受到的天家亲情并不多。

除了皇后。

能数得着的就是这自家老二了。

老大倒是仁义敦厚,可自长大之后就和自己不亲了。

老三则是个跋扈不省心的。

唯独老二汉王。

哪怕自己成了皇帝,但在自己面前还是那副随心所欲的性子。

就好像。

在老二眼中自己无论是燕王也好,还是皇帝也罢,都只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他的老子爹。

这也是当初老二汉王还未就藩时,哪怕当着他的面喊他老爷子,他也不生气的原因。

受太祖的影响。

朱棣也是喜欢大白话,喜欢农家氛围的。

而老二汉王着实是满足了他的幻想。

只是,朱棣终究是皇帝。

马上得天下的他,在正事面前还是不会被这些情绪所影响的。

所以很快,朱棣便重新恢复到冷静的状态。

“好了,汉王还未就藩的时候也没见你们这么夸他。”

“朕,没你们想的那么小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五十章 朕想知道,这鞑靼到底是怎么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