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享受着众人的夸赞,心里不禁有些飘飘然。
朱棣感受到两位孙子之间的斗争。
根本就没在意。
皇家之事,归根结底就在一个争字!
只有让后代意识到危机感。
他们才能励精图治!
看着朱瞻基得意的样子。
朱高煦气得牙花子疼!
“小子,你不是说你也有办法吗?”
“还不快说?!”
朱瞻壑被催促,不急不忙地说道:
“爷爷,其实我觉得堂哥说的办法,其实跟咱们本意是相悖的!”
听见朱瞻壑反驳自己的观点。
朱瞻基怒了。
“你说什么?”
“我说错了?”
“那你倒是说说,我哪里错了?”
朱棣也是好奇地问道:
“是啊瞻壑,瞻基说的,爷爷觉得很对啊!”
“按他所说,大明只要如此发展下去,不出五十年,便可国富民强!”
朱瞻壑摇头道:“爷爷,不是这样的!”
“堂哥刚才的政策,只能说是让百姓富起来,而不是让大明富起来!”
苏先生跟自己讲课的时候。
说过大明如今财政方面最大的弊端。
就是税收制度。
不管百姓多有钱,朝廷只收这么多赋税。
等到百姓有钱,物价上涨,朝廷能穷死!
朱瞻基问道:“这两者有区别吗?”
朱瞻壑一脸肯定地点头道:“当然有区别。”
“百姓是百姓,朝廷是朝廷!”
“百姓的钱,能给朝廷吗?”
“问题的根源,就在大明如今的税收制度上!”
朱瞻壑照办苏楠的原话道:“如今大明用的是定税制。”
“即是不管百姓和物价,每年只收取七千五百万两银子的税收!”
“所以百姓富,和朝廷税收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没有明说。
但是朱瞻壑话里竟是让朱棣听出了刚才自己夸赞的国策。
竟是有着误国的嫌疑!
朱瞻基被朱瞻壑气到了。
他有些不服气地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朱瞻壑摇头晃脑道:“既然咱们已经知道了大明财政一直搞不起来的问题在于定税制。”
“那废除了不就是?”
听见朱瞻壑这话。
众人全都不由得一愣!
朱瞻基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真是胆大妄为!”
“你知不知道要是换成别人说这话,脑袋已经掉了!”
看着朱瞻基的样子,朱瞻壑有些茫然。
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说的话他们都是这个反应。
杨士奇连忙站出来道:
“世子殿下切莫胡言!”
“定税制乃是太祖皇帝钦定,岂能更改?”
内阁首辅解缙也说道:“杨大人说的不错!”
“若是为了些许钱财,就更改祖宗律法,岂不是因小失大?”
“皇上,世子年幼,您可千万不能听他的啊!”
朱棣坐在高位上单手托腮陷入了沉思。
根本就没有理会杨士奇和解缙的话。
解缙连忙对夏原吉说道:“夏大人,您还不快劝劝皇上!”
“税法万万不可更改啊!”
可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夏原吉却也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就算解缙怎么推他,他都无动于衷。
这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朱棣和夏原吉意识到了。
七千五百万两税收,看似很多。
但是国家要用钱的地方更多!
他们正在思考朱瞻壑说的话!
见到朱棣这个样子,朱瞻基急了。
“爷爷,您可千万不能听他的!”
“他这才是误国啊!”
朱棣摆了摆手制止了众人说道:
“瞻壑,继续说!”
朱瞻壑朝着朱棣一拱手道:
“爷爷,其实大明之所以财政一直勉强够用。”
“是因为太祖爷爷定下了这定税制。”
听到朱瞻壑这样说,众人再也不淡定了!
这小子这是在批判太祖朱元璋啊!
杨士奇怒喝道:“放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