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文武百官,包括朱棣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朱瞻壑。
这个当初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汉王世子。
竟然据理力争,能把堂堂内阁首辅逼得说不出话来?
那些守旧派官员不得不开始思索起朱瞻壑说的这番话。
杨士奇连忙站出来道:
“世子殿下,前朝是前朝,大明是大明!”
“前朝没有皇明祖训,更没有尊奉以孝治天下的根本!”
“忠孝礼仪信,顺序不能乱!”
朱瞻壑反问道:
“忠孝礼义信?”
“如果本世子没记错的话,杨大人你是建文时期出仕的吧?”
“你如果真的把忠孝看得这么重要的话,当初老爷子靖难的时候,你怎么不殉国呢?”
“你......”
杨士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瞻壑竟然揭他的老底?
自己是朱棣靖难的时候,最先投效的。
现在朱瞻壑竟然把这笔账翻了出来说自己不忠。
杨士奇简直气得胡子都快立起来了。
不光是杨士奇。
在场的大部分文官,也都是当年投效的朱棣。
朱瞻壑这不光是在说杨士奇不忠,就连他们也都一块说了!
朱瞻壑明显没有放过杨士奇的意思,继续追问道:
“如果一切都循规蹈矩的话。”
“那天下现在何必换了这么多朝代?”
“老爷子又何必奉天靖难?”
杨士奇被朱瞻壑这番话直接问住了。
是啊,天下从来没有任何一件事是永恒不变的!
一切都在变。
官僚制度,天下格局,从来都是变了又变!
最终,杨士奇只能叹息一声,重新站回了班底中。
朱棣乐呵呵地看着站在大殿中央意气风发的朱瞻壑。
心里是抑制不住的高兴!
好孩子啊!
都知道为爷爷分忧了!
这要不是在大殿上,朱棣早就激动地站起来对着朱瞻壑就是一顿夸奖了!
这孩子跟以前真的是不一样了!
曾经的朱瞻壑,那可真的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现在都能跟内阁首辅,翰林院大学士据理力争了。
关键是还胜了!
朱棣怎么能不兴奋?
片刻后,又有一人出列!
是礼部尚书胡濙!
胡濙直接问道:
“世子殿下,朝廷是天下人的表率,不管做任何事,都会被天下人看在眼里。”
“如果朝廷不尊祖宗律法,那是不是百姓,也能不尊朝廷律法呢?”
朱瞻壑嗤笑道:
“太祖定下的律法是律法,难道永乐帝改的律法,便不是律法了吗?”
“胡尚书,如果律法一直是永恒不变的,那太祖何必制定大明律?”
“直接延续前唐,或是前宋的律法不就好了?”
胡濙冷笑道:
“此一时彼一时!”
“我大明既然开了国,自然要有自己的律法。”
“太祖定下律法,后世之君只管遵循便是,足以使天下坚若磐石!”
朱瞻壑大笑道:
“坚若磐石?”
“那些前朝的开国之君哪个不是这样想的?”
“可是结果呢?”
胡濙反驳道:“他们是他们,大明是大明!”
“大明依照太祖定下的规矩这么多年,何曾出过乱子?”
朱瞻壑冷笑道:“大明开国才多少年?”
“如今大明自然是国力强盛,但是以后呢?”
朱瞻壑走回原位再次喝了一口茶水道:
“还是说回到赋税上。”
“大明每年的岁入,刚好够开支!”
“若是不想办法富国,难道永乐这一朝,就给后世之君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国库吗?”
胡濙依旧坚持己见道:
“大明每年的税赋,足够朝廷开支,你又何必如此市侩?”
“洪武年间如此,永乐年间如此,难道以后就不如此了吗?”
朱瞻壑反问道:
“那我且问你,太祖建立大明之后,为何修养生息三十年之久?”
胡濙理所当然道:
“自然是太祖体恤百姓!”
朱瞻壑又问道:
“那胡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