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开始搞工业革命了?魏国公到来!【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朱元璋当然知道,在个时代做任何事情,效率都比现代要低,而且低得多。
运输也是这样。
不单单是运输,在大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比不了后世。
而运输方面,因为受限于载具,想快,自然是快不起来的。
毕竟,大明不是后世。
如果在后世需要一批铁矿,今天挖出来,明天就能通过火车,运输至全国各地,而这个时代只能依靠人力,或者家畜拉动的载具,再快又能快到哪里呢?
而古代的运输效率,确实像徐达说的那样。
不单单是明朝慢,秦汉隋唐都慢。
不过。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便是对的吗?
借古喻今,也只是借口罢了。
朱元璋可以给他们借口,但战事都是忽然而起,如果哪一天发生战争,敌人会给他们借口吗?
敌人会为他们的借口买单吗?
很明显,不会!
而且,今天铁矿石的运输能耽搁,到明天,战争后勤就可能耽搁。
到时候一场战争下来,我方因没有及时补给而惨败,你告诉那些死不瞑目的将士,说因为运输效率低,让他们先活过来?
徐达、李善长、汤和、刘伯温等人,此时也都想到了这一点。
不由得再次沉默下来。
其实。
无论是时间纵向对比,还是空间的横向对比,运输效率低,这当然不是明朝独有。
瓦剌、鞑靼、乌思藏这些国家,运输效率就高吗?
明显不可能。
运输这方面看人力,更看地势天时,岂能说快就快?
不过这些话,他们不敢说出口。
朱元璋只要解决的办法,不要借口。
但,解决运输低的方法...
这在徐达、李善长、汤和、刘伯温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他们的认知毕竟有限。
大殿中沉寂了一会。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天色,摆摆手说道:“行了,时候也不早了,都先回去休息吧。”
“是,陛下,臣等告退。”
徐达、李善长、汤和、刘伯温等人齐齐行礼,随后慢慢退出大殿。
看着众臣退下,朱元璋不由得烦闷起来。
其实运输效率这方面,他也无法短时间内提升上去。
毕竟,提升运输效率的重点是什么?
载具!
需要火车,货车等。
这些载具无一例外,都不是人力驱动,而是通过能量转换的方式动起来。
但能量转换这四个字,说起来轻松,如果做起来,那太复杂了。
先得工业革命,然后在用一些他不知道的原理,造出部件,再进行组装......这一整个流程下来,光是想想都头皮发麻。
而且最主要的,这是个什么时代?
封建时代!
是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代,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搞什么工业革命?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强行自上而下的搞工业革命,某些方面,相当于跟整个儒家体系作对。
换句话说,就是跟全天下作对。
这样的后果,只会是时局动荡,就算他能镇压,但也会被人骂成昏君,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徒留祸患无穷,另外工业革命也未必能成功。
这得慢慢来,潜移默化的来。
可若潜移默化的来,十年?二十年?
那也太长了。
所以,这正是朱元璋烦心的地方,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有些事也是身不由己。
并不能由着想法来。
............
............
徐达出了皇宫,告别其他几人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他刚准备回家,想到方才在大殿中,朱元璋责备他找借口的话,心情不由得烦闷起来。
提升运输效率?
古今内外都是这种效率,无数前人都提升不了,让他怎么提升?
他能有什么办法?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徐达忍不住咕哝了一句。
内心更闷了,连家也不想回。
忽然,徐达想起之前,听儿子说京师有家酒楼,虽是老店,但近一个月之内连续推出了好几道新菜。
菜价虽然价格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