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不仅是皇帝登基的地方,更是新皇登基首日接受百官朝拜的场所。
“朕初登帝位,对于国事尚有许多不了解之处。希望诸位卿家能与朕同心协力,共同佑护我大明朝万世基业!”
话音刚落,群臣们便纷纷附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登基仪式结束后,朱祁钰明白,真正的国家大事即将接踵而至。
吏部尚书王直率先站出,声音洪亮地说道:“启禀陛下,先前太祖皇帝曾在宫门上悬挂铁牌,明文规定‘宫中宦官一律不得干预朝政’。然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却蛊惑先帝,祸乱朝政任用奸佞滥杀无辜。臣等恳请陛下彻底铲除其党羽并株连九族还我大明朝一个清明的天下!”
王直的话铿锵有力立刻得到了一批大臣的响应他们纷纷请求朱祁钰清算王振的残余势力。
尽管太监王振在土木堡一战中已死于乱军之手但他在朝廷中仍有不少党羽和余孽。
新帝上任三把火朱祁钰下定决心这第一把火便要烧向这些王振的同党!
“臣等恳请陛下诛杀王振党羽!”
“臣等恳请陛下诛杀王振党羽!”
朝堂上讨伐声此起彼伏等到朱祁钰再次环视时殿下已有一大片人跪下。
由此可见阉党王振在朝廷中的恶行有多么严重。
就在朱祁钰正要开口时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却抢在他前面面对群臣厉声呵斥道:“放肆你们怎敢左右陛下的意志!王父翁的功过是非岂能由你们这些小人妄加议论?”
这里的王父翁指的就是大太监王振。
众所周知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是王振阉党嫡系的首要人物!
锦衣卫指挥使的职位等级完全不逊色于司礼监掌印太监。
然而此刻马顺竟公然在朝堂上称呼王振为“父翁”!
这种局面的始作俑者还要追溯到朱祁镇身上。
自从杨士奇、杨荣“二杨”过世后加上杨溥年事已高朝中再无人能够制衡王振导致王振越发骄横倒行逆施。
但朱祁镇始终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当着大臣的面公开称呼王振为“先生”!
皇帝称呼太监为先生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奇闻。
既然皇帝都如此称呼底下的王公大臣们自然不敢僭越身份并且还要降低一级身份见到王振只能称呼“翁父”。
甚至有不少厚颜无耻之人干脆以“义父”相称。
这些人都是王振阉党一派的人物!
然而最让朱祁钰感到恼火的并非这些而是马顺公然抢话的行为!
这个马顺真是太嚣张了竟然敢抢皇帝的话茬简直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他真以为自己还是朱祁镇当政的时候吗?
文武百官们一开始还摸不清新皇帝对于王振余孽的态度看到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如此嚣张还以为这是皇帝的授意因此纷纷保持沉默不敢发声。
看到这种情况马顺的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仿佛又回到了英宗皇帝的时代那个时候满朝上下都是王父翁的人他一言九鼎无人敢反对。
虽然现在新帝已经登基但太上皇仍然健在再加上朝廷中都是他这一派的人谁敢动他?
“马顺你似乎有话想对朕说?”
朱祁钰的目光显得异常平静。
真正的天子之威在于喜怒不形于色!
马顺听到这话连忙转过身来瞥见朱祁钰的威仪顿时被吓了一跳!
好强大的气势!
他年轻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锦衣卫校尉曾经有幸见过成祖皇帝永乐大帝一面只是那一眼便被后者的气势深深折服。
现在看来当今天子的威压丝毫不逊色于永乐大帝!
马顺虽然受到惊吓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装作客客气气地回答道:“太上皇在位时每逢朝会国事都会征求我和王父翁的意见然后再做决策。”
“我只希望陛下不要被小人蒙蔽误听谗言伤害了一众忠臣良将。”
朱祁钰心中冷笑一声好家伙竟然搬出太上皇来压我?
“谁是小人谁是忠臣?”朱祁钰淡淡一笑问道。
马顺唯唯诺诺不敢回答。
朱祁钰又看了一眼吏部尚书王直问道:“王卿家如此义愤填膺可有王振及其党羽罪状的证据?”
王直高声回答道:“臣有一份谏书请陛下过目。”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一份奏章递上。
朱祁钰给身边的王晨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立刻接过王直手中的谏书呈到朱祁钰手上。
朱祁钰翻开一看上面详细罗列了王振阉党派系的诸多罪行卖官鬻爵、杀人放火、结党营私、欺行霸市、专擅权势、飞扬跋扈各种罪行一应俱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