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于谦!【求鲜花】 (1/2)

“陛下所言极是。”

朱祁钰继续道:“正面而言,京城乃我大明固卫之地,根基深厚,利于多方发展,可应对各种局势。”

“再者,古有南面称王之说,我们坐北朝南,整个中原尽在我大明掌握。”

“况且,秦始皇一统天下,告诉我们自古北方为兵家必争之地。”

“综上所述,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剥皮充草,迁都南下?”

至此,朝中大臣们方领悟朱祁钰之良苦用心。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声震天响。

此番辩论传遍中原,众多学者对朱祁钰的格局赞叹不已,认为他顾全大局,实为千年难遇之明君。

随着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众多倭寇乘船偷渡至沿海边境。

他们打着经商的幌子,实则迅速占据大明领地,结团发展,烧杀抢掠,扰乱当地百姓生活。

朱祁钰一身正气,在研习历史时,对此等卑鄙行径深恶痛绝。

放下手中奏折,他召来于谦。

“南方倭寇猖獗,恐与地方官有勾结,你派人代朕去彻查。”

于谦初时不信,认为陛下多虑了,将那些蛮横倭寇驱逐即可,怎会与地方官有牵连?

然而一查之下,确实令人震惊。

原来一些偏远地区的地方官收受倭寇钱财,公然为倭寇提供通行便利。

这些地方官对倭寇欺压百姓之行为视而不见,甚至默许其行径,导致倭寇愈发猖獗。

“实在可恶!”

朱祁钰拍案而起。

“兵部尚书于谦听旨,朕命你增派军队南下平乱,罢免当地渎职地方官,选拔有学识与胸怀的寒门才子接任。”

“务必挖出倭寇老巢,将他们一网打尽,否则朕唯你是问。”

于谦领命:“遵旨。”

陛下此次真的动怒了,决心铲除威胁大明安全的势力。

于谦正欲退下时,又闻朱祁钰吩咐道:“慢着。”

“宣内阁大学士杨溥觐见。”

杨溥闻召后急匆匆赶来,额头汗水未及擦拭便冲入养心殿。

“爱卿觉得京城众学士中,有哪些贤才值得举荐?”

杨溥回想一番后道:“陛下,姚家二公子才德兼备、远近闻名;赵家三公子在臣门下求学,才思卓越备受赞誉……”

“好了。”

朱祁钰打断道:“那若朕命他们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只要答应便封官加爵、重赏之,爱卿觉得他们会应允么?”

于谦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既是为天下百姓谋福,臣相信贤才们定会义无反顾地为之付出。”

次日,于谦便带领几位贤才来到养心殿。

这是他们首次踏入这权势之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朱祁钰端坐于龙椅之上,从他们的眼神中窥见了对权势的渴望。

“平身吧,诸位爱卿,你们自认是真正的贤才么?”

此言一出,姚家二公子首先不服。要知道他在邻里间素有乐善好施、品性高洁之美誉。

但在皇帝面前,他只得将不满深藏心底。

于谦笑着说道:“这几位都是臣的得意门生,他们表示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朱祁钰点点头,再次确认道:“你们真的愿意为了百姓奉献一切么?朕从不强人所难,天下没有绝对无私之人。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几位公子毫不退缩、义无反顾。

朱祁钰无奈,只得将事情原委和盘托出。

闻言,几位公子脸色骤变。他们未曾想到,所谓为百姓谋福竟是要前往倭寇肆虐的南方,此行恐性命难保。

放弃眼前的荣华富贵?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几位公子纷纷跪地哭诉无法南下的苦衷,于谦在一旁面露尴尬。

最终朱祁钰失望地摇了摇头。几位公子趁机溜之大吉。此时养心殿内只剩下于谦与朱祁钰二人。

“爱卿啊,看来你得重新审视一下你对贤才的定义了。”于谦羞愧难当,恨不得把那些丢人现眼的学生抓回来严惩。他点头表示自己会深刻反思。

陛下已亲自委派他寻觅贤才,若不能完成任务,恐怕将受到严惩。

恰在此时,一位在学堂中常被视为透明人的青涩少年挺身而出,主动向陛下请缨南行。

“你可得深思熟虑,此行程危机四伏。”

朱祁钰打量着这位少年,他出身贫寒,衣着简朴,袍服因多次洗涤而边角破损。

少年坚定地点头,“我已决定,但在启程之前,我有个条件希望陛下能够应允。”

王诚站在朱祁钰身旁,闻言后不禁斥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