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4 草民毛骧!拜见知县大人! (1/2)

这一口气,封了十三个藩王,连同册封太子的大事一起,颁布圣旨。

朕,哪怕辛苦一点,但子孙后代都可以安安稳稳的了。

朱元璋为这件事忙了数个日夜,终于尘埃落定,亦是长松了一口气,满意地看着亲笔写下的圣旨。

不知怎地,这个时候他忽然想到了那个濠州城里被逼疯的王六六。

老百姓说,王六六的父亲王老爷子,是个有名的善人,可惜好人不长命,留下的六个孩子更是在战乱中死得就剩下王六六一个。

再后来,王六六没来得及生下孩子,就遇到了那桩惨案。

老王家,算是彻底绝了后。

曾经的老朱家,也险些落到同样的境地。

可是现在,朱元璋破碗开局,南征北战,终于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将中华重归一统,不但让汉民族扬眉吐气,更是有足够的资本,去荫及子孙。

朕的孩子们,即便不能都当皇帝,也应当享受荣华富贵,世代传承!

为此,朱元璋不惜一鼓作气,又耗费了很大心血,制订了非常详细的藩王世袭制度,确保以后所有的子子孙孙,都能在各自的封地,做个逍遥王爷。

这位大明皇帝,终于放心了。

连日来的劳累,让朱元璋差点都忘了林凡其人。

一旦松弛下来,曾经那种心痒难搔的感觉,又凭空袭来,朱元璋很想听一听,这个思维非常奇特的林凡,在得知确立太子和分封藩王的旨意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嗯……应该也会认同咱,理解咱为了子孙后代费力筹谋的一片苦心吧?

看看去!

嗯不对,好像不能直接去。

朱元璋转念一想,这副面貌已经出现在濠州城的县衙外面,不知道被没被林凡注意到。

若是被他察觉,只怕有些不妥。

略一思忖,朱元璋再次召见刘伯温,向他问计。

三言两语,说得虽然语焉不详,但刘伯温理解了皇帝的意图,不由得心中大奇。

如今天下已经平定,北元虽然还有残存力量,却也只是癣疥之疾。

竟然还有神秘的存在,让堂堂皇帝陛下,都如此忌惮,还要偷偷摸摸去见?

不过,刘伯温毕竟是一代奇才,很快就帮朱元璋出了主意,令这位大明皇帝“龙颜大悦”,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

且说林凡这边。

就职淳化县之后,开始有些生疏,但毕竟已经有了濠州县令的经验,很快就熟悉了新的工作环境,跟县衙里的衙役、吏员、文书等人,全都打成一片。

凭借领先数百年的思维优势,林凡即使到了天子脚下,也很快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同,官声斐然,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也挺有滋味。

这一日,林凡走在返回县衙的路上。

“林大人!”一声呼唤,让林凡停住脚步。

扭头一看,并不认识,那人却热情地上前来,拱手道:“草民毛骧!拜见知县大人!”

毛骧?

林凡微微一愣。

记得好像大明第一任锦衣卫的指挥使,就叫毛骧。

但肯定不是同一个人,那个毛骧怎么会出现在小小的淳化县里。

重名么,莫非在这淳化县,毛是个大姓?

“有事?”稍稍打量一下来人,林凡皱眉问道。

“草民的一块田地,本来被人占了去,但自从林大人到任之后,处理了许多类似的案子,那个占我田地的家伙觉得心虚,不敢上堂,自己跑了!因此,草民想要好好感谢县太爷,不知是否有荣幸,请林大人到家中吃顿便饭?”

毛骧自然是人情练达,此番奉旨前来,更准备得十分妥当,三言两语就说得林凡心里舒服,便答应了去毛家一行。

“毛家”离县衙倒也很近,家中贤惠的妻子,胆怯的儿女,一应俱全,还有个早年瞎了眼的老爹,竟也一同出来拜见县太爷,搞得林凡有点不好意思。

这是刘伯温的主意。

刘伯温的原话是:陛下真龙天子,不论如何掩饰,若正面相对,恐被看出端倪,若要隐藏身份,微臣斗胆,请陛下扮作目盲之人,或可瞒过对方。

一堆人算计林凡一个,其中还包含着大明开国最著名的智囊,林凡果然没能察觉。

摆开宴席,很快就是宾主尽欢的气氛。

作为此间“主人”的毛骧,似乎很随意地端起酒杯,再敬林凡,笑道:“林大人到我们淳化县,真乃淳化县之福!咱们寻常百姓,可不管上面什么立太子,封王爷这些事情,只要有个体恤百姓的县太爷,那日子就有了盼头……”

“哈哈,谬赞了!”林凡轻飘飘地受了这记马屁,然后放下酒杯,对着应天府的方向遥遥拱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