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46 双方都是倾力而为,这很公平 (1/2)

怎、怎么又来了?

祸事啊!

屁滚尿流的应天知府,用最快的速度,几乎是飞奔着跑到官仓这边,冲刺滑步到了朱元璋跟前,三拜九叩,哆嗦着连话都说不囫囵。

朱元璋看着来气,这就是我大明官员?

什么素质!

不过今天心情好,也懒得计较。

朱元璋皱皱眉头,待这位惶恐的知府大人喘匀了气,直接问道:“淳化县交的粮食,在哪里?”

嗯?

知府微愣,但是不敢丝毫怠慢,连忙再次叩拜道:“启禀圣上!淳化县的稻谷交的最早,已经入仓……”

“打开!咱要亲自看一看!”

朱元璋神色振奋,把手一挥,知府只得是亲自头前带路,将圣上一行,带入巨大的粮仓之中。

一亩地四石多的收成啊!老朱家世代农民,还真从未见过。

现在收割了,总要亲眼见识见识,抓在手里,才会更觉得踏实。

唔……按照刚才那个农人的说法,一亩地交税一石半,那么淳化县各类田地至少十万亩,那这里就应该有十五万石的粮食啊!

好!

真好!

嗯???

“你敢贪污?!”朱元璋怒不可遏,霍然回头,恐怖的杀气犹如实质,狠狠压向可怜的应天知府。

噗通!!

应天知府双膝跪地,面如土色。

前任,就是这么没的啊!

可我刚到任,这还没来得及贪呢……

“陛下!陛下……臣冤枉啊!”知府叫起撞天屈。

朱元璋的怒火更加炽烈,森然道:“朕刚从淳化县那边来!每亩田交粮一石半!淳化县一共多少田亩?你跟我说,只有眼前这点?你狗胆包天,竟然欺朕不懂粮食数目么!”

“冤枉!臣实在冤枉!”应天知府连连磕头,咬牙哆嗦着上前,亲手解开一个粮袋,从里面捧出黄灿灿的稻谷,到朱元璋跟前,颤声道:“陛下您看……这种颗粒饱满,绝无干瘪的稻谷,也只有淳化县能产出来,这真的就是淳化县交的粮,全部都在这里了!一共是……两万三千石,微臣可以用人头担保,一颗稻谷都不少啊!”

放屁!!

朱元璋直接骂道:“两万三千石?那淳化县交的,至少十五万石粮食!到你这里才两万三千石!其余的大头,被你藏在哪里?爽快说了出来,朕保你全家能有个全尸!”

完了……

应天知府眼前一黑,果然还是抄斩套餐,这个位置太难了。

心态崩溃,这位知府大人百口莫辩,心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今天算是活到头了。

但是,话可得说明白!

鬼知道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可怜我十年寒窗苦读,又勤恳多年,才坐上知府的位置……今日就算被冤死了,也得有个动静!

“陛下!”应天知府拼了,把脖子一梗,竟是抬起头来,努力止住牙齿的格格颤抖,艰难说道:

“从淳化到这应天官仓,虽然路途不算遥远,但一路上人吃马喂,也有不少损耗。据微臣所知,淳化县押送公粮,出发前是三万石,赶上天气不错,损耗并不大,这才实交了两万三千石。”

“按照我大明律法,三十税一,淳化县鱼鳞册上登记的田亩数量,是十二万六千亩,应交税粮一万三千石……因为今年丰收,再加上运输损耗小,这才多交了一万石……”

“至于陛下刚才所说的,十五万石粮食,实在是骇人听闻,微臣实是不知……哪里有那么大的一笔粮食……”

多少?

才一万三么?

这么点?

朱元璋愣了一下。

他不是那种不接地气的皇帝,也是从农家出身,多年来南征北战,对于粮草调动极其熟悉。

略一盘算,大概知道这里的曲折缘由。

似乎……还真就是一万三千石,否则若是按同样比例的标准,远离京师的那些州县,干脆就不用活了。

可是不对啊!

刚才从淳化县来,那里的农人,说得明明白白,收的就是每亩一石半,那么整个淳化县,若是十二万亩,收上来的粮食,得接近二十万石!

这中间的差额,竟然达到了十几万石之巨!

十几万石黄灿灿的上等稻谷,现在到底去了哪里?

知府喊冤,朕也没收到。

莫非……

唯一的可能,浮现出来。

林凡?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那个被自己视作大明国师,无数次表现出非凡才华,甚至于未卜先知的林凡,竟敢如此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