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朱棣门走进来的,是一位黑衣和尚。
这和尚的光头在阳光下微微闪烁,颇有些好笑。
好笑的光头之下,则是一副慈祥沉静的面孔,
一眼望去,常人只会将之当成一位身晓佛法的高僧。
但朱棣知道,藏在这个和尚那张慈眉善目的面孔之下的,是何等的狰狞。
“燕王殿下,您看这顶白帽子,您要不要戴上了?”
僧人的嘴角挂着一丝微笑,静静地问道。
“白帽子?”漂浮在朱棣身边的朱元璋,挑了挑两根眉毛:“啥叫白帽子?”
“老四啊?你要给咱戴丧三年?咱可用不着!”
朱元璋一时半会,还没反应过来“白帽子”的意思,
朱棣则一脸牙疼地看着眼前的僧人。
他怎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间来。
这僧人的名字,是姚广孝。
法号道衍,燕王府里一般尊称他为道衍大师。
燕王府内的多数人,
只知道姚广孝是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从民间选拔的僧人之一,
负责给燕王殿下讲经荐福。
但他们搞不明白,
一向喜爱兵戈骏马,胜过经史子集的燕王殿下,
怎么会对一个讲佛法的和尚感兴趣。
但朱棣知道,
眼前这个黑衣和尚,压根不讲佛法,
他讲的东西只有两个字“造反”。
他肚子里最多的也不是佛法,而是乱世屠龙之术,
是阴阳术数、权谋极断、改朝换代、阴险狡诈之术。
那双尖锐的三角眼,盯着的从来不是觉悟成佛。
而是把大明,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用未来的话来说,他是个反社会危险分子。
但是朱棣却很赏识他,因为他也是个危险分子。
一个想当皇帝的人,身边不能缺了谋士。
恰好当今天下真正的第一谋士,不是朱允文手下的俩小丑,而是姚广孝。
朱棣露出苦笑,
这位道衍大师啥都好,就是对造反太有热情了。
看到朱棣不说话,姚广孝那张慈祥的脸一下子崩不住了。
他以为朱棣犹豫了。
姚广孝撇过四周,谨慎关上房门。
确保房间之内,只有他和朱棣。
朱棣看着姚广孝谨慎的动作,嘴角止不住得抽搐。
在他的眼里,这房间里只有他和自己。
但在朱棣的视角里,
自己旁边还飘着一个大个朱元璋呢。
朱元璋看着姚广孝的动作,一愣一愣的。
姚广孝确无人能听到他和朱棣的对话后,
便三步并作一步,窜到朱棣的面前。
现在他脸上的慈祥和蔼一扫而空,
唯有那双三角眼中的精光与狠辣尚存。
“殿下!方孝孺入朝,这说明您侄子已打定主意要动刀子了。”
姚广孝作出手刀的样子,狠狠划过半空:
“不日,这刀子便会落下。”
“斩在您身上,斩在您兄弟身上!”
“啥刀子?”一旁漂浮在半空中的朱元璋,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看向朱棣,
隐隐约约察觉到,老四正在干一件大事。
而且这大事,不会合他的心意。
朱棣看着姚广孝,仍不说话。
姚广孝语气低沉得说道:
“殿下,您在等什么?您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接近完成。”
“陶成道研究的那东西,就快完成了。”
“马三保也从南洋回来,如今已过了福建,不日便会回京。”
“您到底为什么这时候犹豫了?”
“咱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削藩之下,其他藩王兴许能做庶人苟活,但您不能啊!”
“他朱允文!会将您赶尽杀绝!”
“放狗屁!!!”一声怒吼从朱棣的耳边传来。
朱元璋的眼中满是怒火,他的胡子都如针尖般一根根立起来。
“老四!给咱拿刀!给咱拿刀子!”
“咱要杀了这离间咱们老朱家的妖僧!!”
“咱要把他的皮一寸一寸地拨下来,填上稻草挂在城头示众!”
朱元璋身上的杀气之蓬勃,宛如血海凝成实质,滴在这件小小房间内。
若是朱元璋还活着,而非魂灵之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