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继续开口:
“老子今天把话放这里,敢伸手贪的,咱就砍了他的双手,还要剥了他们的皮,贪得多的,一家老小全下去见阎王吧。”
朱元璋是最懂百姓疾苦的。
他知道那群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官员们可以吃饱肚子就应该感恩戴德了。
还敢发财?
想发财那就去死吧!
再者,就算给他们足够高的俸禄,这群人也不会满足的。
他们会变本加厉的贪,要吸干百姓的最后一滴血。
朱元璋冷哼一声。
他觉得有必要让自己的儿子去民间体验一下。
说再多,也不如让他们见一次来得印象深刻。
“标儿,你就是顾虑太多。”
“咱告诉你一个道理,这文官,就是地里的韭菜。”
“割掉一茬,后面马上就会冒出一茬来。”
“这世上,多的是想当官的人,你不用害怕没人替你治理这个国家,对他们太仁慈才会坏事。”
朱标:“……”
朱元璋苦口婆心。
没人比他更了解人性了。
他现在觉得,自己这个大儿子还是缺少社会的毒打。
对人性的恶认识还太少。
看见朱标不说话,似乎是受到打击的样子,朱元璋有些不忍,叹了口气,语气也温和下来:
“标儿,咱知道你的意思,高薪养廉,至少可以遏制一部分贪腐,这些道理咱都懂啊。”
“那父皇为何还要对文官如此严厉?”朱标问道。
朱元璋说道:
“大明刚建国,百废待兴,百姓常年受战乱影响,家破人亡,肚子都吃不饱了,更别说收税。”
“咱现在需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不能收太重的税,无论是商税还是农税都是如此。”
“大明现在的税收,也就足够维持朝廷日常运转而已。”
“咱还要防备北元的反扑。”
“还有西南北元残部,四川明玉珍部。”
“这些都是大明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哪里都需要用钱。”
“除此之外,哪闹蝗灾水灾了,朝廷还得发银子去赈灾救民。”
“这都是钱啊,咱不压缩官员的俸禄就不错了,还提升俸禄?不可能的,他们敢贪一两银子,咱见一个杀一个。”
朱元璋说着说着,又暴躁起来。
他原本就恨贪官。
经历明朝历史后,他更恨了。
崇祯和周皇后死的时候,那群贪官冷漠的眼神,朱元璋历历在目。
他决定了,只要自己还在位,都不会让文官好过。
至于贪腐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无解的。
说白了,还是生产力的问题。
生产力不提上去,国家就穷。
国家穷,官员俸禄自然就低。
官员俸禄低,自然就要贪。
然后国家就会变得更穷。
这是一个死结。
“不过……”朱元璋突然咧嘴笑道:
“咱最近得了大机缘,等时机一到,大明以后就再也不会有饥荒了,百姓人人如龙,家家都吃得起饭,吃得起肉。”
“到了那时,我大明必将成为远超汉唐的大帝国。”
朱标一脸疑惑:
“父皇,你说的机缘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挥了挥手,说道:
“以后你就明白了。”
“反正你记着,不要对文官太仁慈,要恩威并施。”
“敢伸手贪腐的,直接杀就是,任何人都不例外。”
“北宋的教训还不够吗?”
“宋仁宗过于宽宏,导致冗官、冗兵还有冗费等格外突出的问题,这些人和浪费的钱粮,尾大不掉。”
“不止如此,正因为他的所谓仁政,导致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自此之后,北宋一泻千里,虽然此后屡屡有人想改弦更张。”
“但你要清楚一件事,这世上……有人若是得了很多好处,只要你拿走一点,就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所以治理官员,必须要严厉,不可过于仁慈,避免助长官员膨胀之风。他们怎么对百姓的,你就怎么对他们,明白吗?”
朱元璋治理官员有自己的认知。
官员们对百姓好,他就对官员们好一点。
官员们若是压榨欺凌百姓。
他就以同样的方式,十倍百倍奉还给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