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7、想向四哥讨个人,郑和! (1/2)

37、想向四哥讨个人,郑和!

燕王府内——

燕王朱棣此时正在议事厅,与属下朱能等人商议就蕃之后的筹划工作。

由于就蕃北平,可以直接用元大都作为藩王府。

因此

朱棣的就蕃自然要比其他藩王少了王府修建这一项。

可也正是因为地处北平,所以不得不考虑与蒙古作战的情况。

就算不主动出击,被动防御也得花心思。

粮草能押运多少北上,何时押运,这些都是要提前谋划的事宜。

众人商讨之际,燕王妃徐妙云端着一盘瓜果走了进来。

“诸位将军都辛苦了!”

燕王妃徐妙云说着,将果盘放在了桌上的空位上,“来,大家吃点水果,歇息歇息!”

“多谢嫂子!”

几名将领齐声抱拳,对王妃徐妙云行礼。

能在燕王府参与这场议事活动的,都是燕王朱棣的亲信。

所以,这些人对徐妙云也不称王妃,而是直接称嫂子。

以此彰显他们和燕王朱棣的亲密关系。

趁着诸将埋头吃瓜果,王妃徐妙云踱步到燕王朱棣身边,小声耳语。

朱棣闻言一惊,即可便招呼诸位将领先行回营,粮草的事情,改日再议。

说完,待众人离去后。

燕王朱棣便急切向王妃徐妙云伸出手,问道:“快给我看看!”

王妃徐妙云不疾不徐的从怀里取出还未拆封的信函,说道:“琼州那边八百里加急传回来的···”

朱棣随手取下挂在墙上的佩刀,拆开信函——

许久,当朱棣将手中的信看完,便皱起了眉头。

一旁的王妃徐妙云关切问道:“怎么?琼王不愿意?”

朱棣将手中的信纸递给王妃,开口道:“是不愿意,这小子,脾气越来越犟!”

“再这么下去,朝堂之上迟早不能容他,到时候,面对那帮冠冕堂皇的儒生,十二弟如何是好!”

“唉!”

说道这里,燕王朱棣又低头叹了一口气,担忧道:“也不知道,十二弟能不能收服姚广孝。”

“那和尚心气高,要是不愿意替十二弟出谋划策,那···”

朱棣没有继续往下去想,脸上的神情有些痛苦。

这个当四哥的,可算是为了这个十二弟,操碎了心!

一旁拿着信纸看的燕王妃,这时抬起头来,看着朱棣问道:“琼王还向你讨要一个人,你怎么看?”

听到王妃这话,朱棣一愣,又将信纸接了过来。

刚才只看到了前面,知道朱柏没有任何妥协后,燕王朱棣一时有些气恼。

后面的内容还没来得及看,信纸便递给了王妃。

此时

朱棣埋头,认真将书信上的内容看完,这才看到最后:

“四哥,兄弟想向你讨要个人,这个人姓马,名三宝,后面被你给取了个名字,叫郑和。”

看到此处,朱棣的脑海中便浮现起来一个人影。

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宦官。

因为家族造害,从小便被迫净身入宫。

后面被分配到燕王朱棣身边。

再后来,一次郑庄战役中,这个名叫马三宝的年轻宦官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和指挥统御能力。

从那时起,朱棣便将马三宝取名为“郑和!”

此时,因为收到朱棣的信任和提拔。

郑和已经做到了朱棣帐前护卫的副都统。

朱棣在脑海中思虑一番后,还是决定忍痛割爱,将郑和送给朱柏。

爱将故为重要,可是比起十二弟的安危,燕王朱棣能放弃的,还有很多很多。

他对这个弟弟,有着无限的宠溺!

看完书信后,朱棣简单与王妃交代几句,便亲自动身去找郑和。

虽然前一刻,因为十二弟的犟脾气,让朱棣大为恼火;

但只要朱柏有求,燕王朱棣不论多忙多气恼,必应!

走出议事厅,来到王府大院,朱棣远远便看到近卫副都统郑和,此时正带着十几名王府近卫,四处巡视。

朱棣望向郑和,犹豫些许,而后还是抬手道:“郑和!”

踏踏踏——

听到燕王朱棣的传唤,郑和立即跑步前来。

“王爷有何吩咐?”

看着眼前身强体壮的郑和,燕王朱棣心里还有几分不舍。

“好!”

朱棣抬手拍在了郑和宽大的肩膀上,“来,陪本王喝喝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37、想向四哥讨个人,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