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永乐大帝,对子嗣的教育太拉跨了! (1/2)

朱标在听到永乐大帝的名头之后,也愣在了当场!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标,显然都没想到,最后居然会是朱棣造反成功,登上了帝位,而原本坐在皇帝位置上的朱允炆,居然落得如此下场!

“难怪……难怪你要用废物这个词来形容朱允炆!”

“哪怕是当年的阿斗,也不至于四年时间就把这大好的江山都给丢了啊!”

“老四区区八百府兵,即便是让他占据了北平府,再次掌控三卫兵马,以北平府一隅之地,又怎么可能是整个大明朝廷的对手?”

朱元璋这才终于明白,之前为什么朱雄英会说朱允炆就是个废物,而且会对他表现得如此不屑一顾,甚至根本没有将他当成敌人了!

如果这样的废物都需要被朱雄英刻意针对或者提防,那不显得他朱雄英也是个废物了么?

“皇爷爷,您忘了为了给朱允炆铺路,您把朝中能征善战的淮西勋贵基本都杀完了么?”

“或者说,如果蓝玉这个时候还活着,您觉得燕王朱棣有可能如此轻易的就赢下这靖难之役?”

朱雄英哭笑不得地提醒道。

“你的意思是,这还是咱的责任了?”

“就算蓝玉不在了,朝中不是还有李景隆、徐辉祖?”

“即便是老将,也有顾成、耿炳文等人!”

“再加上朝廷的百万雄兵,又怎会输给北平一隅之地?”

朱元璋立马瞪起了眼睛。

“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架不住朱允炆太废了啊!”

“其实在靖难之役当中,有好几次朝廷大军都能直接围杀燕王朱棣!”

“但你知道朱允炆下了什么命令么?”

“他让前线主将尽量保住朱棣的性命,要活口,别让他背负杀叔的罪名!”

朱雄英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

朱元璋和朱标闻言,更是面面相觑。

这个朱允炆是读书读傻了么?

人家都造反了,你这个时候还想着儒家那一套假仁义呢?

你觉悟既然这么高,又为何非要下重手迫不及待的削藩啊?

这不是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么?

说难听点就是又当又立啊!

“另外靖难之初,朝廷也是有能力快速平息这场叛乱的,却被朱允炆各种骚操作给耽误了,而且还让燕军有了越打越强的趋势!”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朱允炆削藩的做法,包括他实行的建文新政已经失去了所有人的拥护!”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

“朱棣的燕军抵达山东之后,就被铁铉地挡在了城门之下,任凭朱棣使出浑身解数都没办法拿下山东!”

“无奈之下朱棣只能绕道而行,直奔应天府而来!”

“并且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挡,就直接抵达了应天府外!”

“按照道理说,这一路上的州府守军和当地官员哪怕有心帮着朝廷阻挡一二,也不至于让朱棣那么快就兵临应天府城下!”

“这么说,您应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吧?”

“包括其他的藩王们,除了那个被燕王裹挟的宁王朱权外,也同样没有其他藩王是真心实意站在朱允炆那边的!”

“最后关头谷王和李景隆甚至亲自打开了金川门,迎接燕王朱棣,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朱雄英的话,再次让朱元璋和朱标陷入了沉默当中。

这朱允炆废物的程度,简直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估摸着就是在龙椅上绑着一头猪,那都要比朱允炆强啊!

“朱棣登基之后,废黜了朱允炆给先太子追封的孝康皇帝的谥号,又改回了懿文太子,并且将朱允熥、朱允熞等人圈禁在了凤阳。”

“站在朱棣的角度,他既然登上了帝位,就不会允许任何不稳定的因素存在!”

“他要抹除一些不光彩的历史,他想让自己摆脱得位不正的名头,就会做出一些必要的手段!”

朱雄英又继续讲述道。

“这个逆子,他怎么敢的?”

“标儿这个大哥,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吧?”

“他怎能如此对待自己的大哥还有后人?”

“他这样做,又和朱允炆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闻言,更是勃然大怒,就连朱标的脸色也显得十分难看。

“您也没必要为此动怒,我说的历史,仅仅也就是历史了!”

“我既然回来了,就不可能让这些事情再发生!”

朱雄英却是不以为然地提醒道。

“可咱咽不下这口气!”

“等你四叔回京,咱到时要看看这位永乐大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