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大明立国已十多年了。
虽仍然百业待兴,却已经是一派悻悻向荣之色了。
万寿节就要到了。
所谓万寿节,其实就是大明皇帝的生日。
当然,此时大明皇帝只出现过一位,那就是开国帝王朱元璋了。
这么重要的日子,从皇家贵族,到黎民百姓当然要大肆庆祝一番了。
与此同时,在应天府东三十里路的林子旁,停着一队车马,正在休整。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站在路边,目视着不远处流淌的溪流一动不动。
像是在发呆,又像是在思索事情。
这位少年名叫朱植,是一位皇子。
朱元璋的儿子众多,而朱植排到了第十五,算是比较小的。
这时,不远处的马车的窗帘从里面掀开了,一个柔柔的声音说:“植儿,你的病刚好,外面风大,进来坐着吧。”
朱植应了一声,进了马车。
里面坐着的是韩氏,也就是朱植的生母。
韩氏是来自高丽的贡女,长相甜美。
一入宫,便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沾到了不少朱元璋的雨露,生了一儿一女。
儿子便是朱植。
女儿名叫朱金宁,也就是含山公主。
现在朱元璋对韩氏似乎失了兴致,许久没有临幸她了。
这不,韩氏便带着朱植去应天府外的别院休养,足足呆了几个月,这才往回赶。
韩氏柔声说道:“植儿,这次回去要谨言慎行,低调一些,别出错就好。”
朱植笑着说:“母后,您放心吧,孩儿知道该怎么做。”
韩氏点了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说到这里,韩氏又叹了口气:“其他皇子基本上都已经封了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轮到植儿你。”
朱植前面的诸位皇兄很多都有了藩属,甚至有的已经去就藩了。
比如秦王朱樉,去了西安。
晋王朱,去了太原。
燕王朱棣,就已经去了顺天府,也就是北京。
朱植的情况很特殊。
他在几年前生了一场大病,脑子烧坏了,变得又痴又傻,时不时就要犯病。
这情况连自理都够呛,就更别提什么封藩了。
后来发生了奇迹,朱植的病好了。
不但不痴不傻了,而且还变得十分聪慧。
韩氏真是又惊又喜。
作为母亲,没有什么事儿比儿子大病得愈更让人高兴的了。
然而,韩氏并不知道,现在的朱植身体确实好了,但是里面的灵魂已经换了。
朱植来自未来的世界,但却融合了朱植原本的记忆和感受,所以成了全新的朱植。
此时,朱植哈哈一笑:“封不封藩无所谓,只要能陪着母后就好。”
韩氏一听,乐了,摸了摸朱植的脸,说:“你这么说,我心里当然喜欢,但你不能陪我一辈子,总要成家立业的。”
韩氏说到这里,声音伤感。
朱植赶紧宽慰了几句。
朱植之前害了痴病以后,韩氏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
韩氏又叮嘱朱植,读书要勤奋,身体也要强壮起来,这样才能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韩氏说:“只要你努力,你父皇总会看到的,到时候也就可以顺利封藩了。”
朱植点了点头:“母后,我知道了,我一定勤奋努力,争取让父皇刮目相看。”
朱植见韩氏三句话不离封藩,就连忙岔开了话题。
其实现在的朱植可不只是换了灵魂,还有拥有了系统,成了一个宿主。
朱植的宿主能力很简单,复制天赋。
只要被朱植触碰到,就可以去复制其天赋。
不过得到了天赋,可能达不到被复制之人的水平,后期还要通过自己刻苦锻炼去提升水平。
比如就在去年,朱植有机会接解到了国师宋濂。
宋濂的“文思才涌”的天赋,就全被朱植给复制走了。
有了天赋,朱植提升得很快,不足一年已经读通了四书五经。
文思才涌的天赋,满级十级,朱植现在已经达到了五级,算是有了不小的成就。
只要朱植坚持提升,比肩宋濂也是没问题的。
当然,也有更快的提升天赋的办法。
很简单,砸钱,砸大笔的钱。
但朱植就是个没什么地位的皇子,吃喝虽然不愁,但月银很少。
大明初开,又提倡勤俭节约,就更没什么钱了。
砸钱,是砸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