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他就是历经了千辛万苦,然后成为一个杀伐果断的君王 (2/2)

们都是勋贵,和陛下那是一起打天下的人,脾性相似也实属正常。”

“爹疼儿子,都是于情于理的。”

“可问题就是,过度的干涉,不仅不能让孩子们变好,反而会导致他的性格缺陷变大。”

“过度的约束,会激起叛逆,过度的干预,会导致懦弱。”

“没有成见,只能看见眼底的一亩三分地,软弱无能。”

“逆反心理,反社会人格,不想被管控,但是又无法挣脱束缚。”

“就会我行我素,冲动,冷酷。”

楚凡每每说上一个词。

朱棣的脸色都会多一分古怪。

这……

优柔寡断,说的是大哥。

逆反心理,指的是二哥。

而暴戾冷酷,就是三哥了。

至于自己……

冲动好斗。

一个字都没落下。

但,这肯定不是自己的错嘛!

肯定都是父皇的错。

朱棣眼珠子一转:

“那如此说来。”

“如果洪武大帝……或者是我爹要是不那么严格管控,是不是孩子们都会变好?”

楚凡的话在父皇的心里,肯定有很多份量。

朱棣的心里打着小算盘。

回宫后。

他一定要把楚先生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父皇。

让他别一天到晚管这么多了!

只可惜。

天不遂人愿。

楚凡翻了个白眼:

“你还真是想得挺美啊。”

“你们现在都已经定型了,如果现在放任不管的话,恐怕整个宗室的天都会被你们造翻过来。”

朱棣撇撇嘴:

“先生,我不是这种人。”

“你不是才怪。”

楚凡慢悠悠的说道:

“教育孩子,不是要把孩子当成猪养,也不是希望他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而是让他自己发展,从挫折中找到自我。”

“就比如说,洪武大帝开局一个碗,走到今天。”

“他就是历经了千辛万苦,然后成为一个杀伐果断的君王。”

朱棣皱起眉头:

“可……可建国初期,之前刚经历过战火,选择一个儒雅之君,让天下休养生息不是更好吗?”

“杀伐果断,跟儒雅,有什么关系吗?”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只有亲身去就经历了,方知百姓困苦,方存怜悯之心。”

“只有亲身去经历了,才知道人生险恶,不会泛滥同情。”

“而没有经历,说什么,都是惘然。”

朱棣愣愣的点点头。

“先生……您可真是……”

朱棣点评不上来。

但是他对楚凡的敬佩又多了一分。

先生不仅知晓国家大事。

对于教育方面。

也有这么高的建树。

但是。

朱棣忽然想到了什么。

顿时又打了个寒颤。

先生是让父皇别管这么多。

但是要让咱们吃苦啊!

依照父皇那个性子。

之后肯定又免不了一顿折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