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内,再次惹怒老爹! (1/2)

“殿下,此言当真?”

徐妙云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光彩,语气也变得激动。

她很清楚,这个叫土豆的东西,会给大明带来多少改变。

“这话说的,我还能骗你不成?”

“只可惜太少了,现在做不到理想中的那样。”

“所以,我必须多种一些,尽快积累种子数量。”

“有朝一日,必能解决大明子民的吃饭问题。”

朱橚边给花朵传粉,边兴致勃勃的说着。

对此,徐妙云深表赞同。

自元朝末年,天下战乱纷纷,百姓四处流亡,大量的田地被抛荒,不知有多少人饿死荒野。

这种现象,至今无太多改观。

若能有一高产作物,在大明实现全面种植,百姓何愁吃不饱肚子?

虽然如此,但徐妙云仍有些不解。

“殿下,既然此物产量极大。”

“你为何不上报皇帝,而是开辟私田,偷偷种植?”

“若能让大明的百姓吃饱,你必是头号功臣。”

“到那时,不仅能洗刷纨绔子弟的恶名,也会得到全天下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听到这个提议,朱橚只是微微一笑。

“道理很简单,因为我大哥还没有登基啊!”

“你想过没有,如果我将此事上奏朝廷,势必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而这份功劳,我家老头子该如何赏赐啊?”

“会不会改立我为太子,影响我大哥储君的位置?”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的结果都不太好。”

“比如汉朝末年冀州的袁绍,荆州的刘表,也曾有这个想法。”

“到头来,哪个不是引发内乱,导致基业崩坏,家族分崩离析?”

“换句话说,既然这皇位我老五坐得,二哥、三哥、四哥,他们会怎么想?”

话音刚落,徐妙云恍然大悟。

若真的如此,诸位皇子必然卷入夺嫡之争,引发同室操戈,血流成河等一系列惨剧。

而且,还会消耗为数不多的国力。

现在的大明,可经受不起这样的动荡!

一念至此,她不禁心生感佩,对朱橚有些刮目相看。

为了维护大明的安稳,竟能主动舍弃自己的功绩,甘愿受千夫所指,背上纨绔皇子的骂名。

这份觉悟,不可谓不高!

同时,她也非常期待,这个叫土豆的东西,能让百姓吃饱的那一天。

毕竟,未发迹之前,徐家的境况也不富裕。

小时候,徐妙云也曾有过一段艰苦难熬的岁月。

回忆当初,必然会有些感同身受的心理,也知道能吃饱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想到这里,她对朱橚更加钦佩。

非但不是个只知胡闹的纨绔皇子,而且深藏不露,颇有远虑。

才干与胸襟,也远远凌驾于其他皇子之上。

一瞬间,那副不算高大的身躯,仿佛散发出令人倾倒的魅力。

干脆弯下腰来,俯身一拜。

“殿下,想不到您如此仁义。”

“小徐子替全天下的百姓先谢过您了!”

见到这番举动,朱橚却微微摇头。

“人的一生很短,我想做的,可不止于此!”

“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打造一支精良船队,跨海远行,征整天下所有土地!”

“让所有番邦小国皆臣服于大明,让所有人都用汉语交流......”

“如此,岂不痛快!”

“要做到这些,必须让大明富强起来。”

“否则,这一切都只是空谈妄想!”

“如今大明的问题,可不是一颗土豆能解决的啊!”

“追根溯源,还是得破除土地兼并的症结。”

朱橚口中呢喃着,一语切中了要害。

从古至今,如汉唐这些周期很长的王朝,末期都会走入“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死循环。

那些豪强劣绅,会大肆掠夺百姓的土地,把他们变成佃农或是流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而一旦百姓走投无路,就会合伙向朝廷发难,揭竿而起。

到时天下大乱,社稷崩殂。

历史上的大明,也是因此走向灭亡。

这些,徐妙云自然很难理解,被搞得一头雾水。

看着她疑惑的眼神,朱橚懒得解释。

“赶紧除草,然后把其余的种子都种下。”

“小徐子,等我四哥回来,我和他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内,再次惹怒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