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吴王的面纱,全部被揭露了! (1/2)

“请陛下稍等片刻。”

“待会儿,我带您品尝一道美味佳肴。”

说着,徐妙云到菜地摘了几个鲜红的番茄,洗净之后,便走进厨房。

毕竟,番茄炒蛋并不难,徐妙云只看一遍就记住了。

灶台前,她仿照着朱橚做得有模有样。

不到一刻钟,香喷喷的菜肴便出锅了。

虽然色香味俱全,看得让人直流口水,却没人敢轻易品尝。

鸡蛋倒还好说,但那红彤彤的东西,他们没见过啊。

见此情形,徐妙云只得亲身示范,连吃了几口,才打消了众人的疑虑。

“请陛下先行品尝。”

徐达退后一步,做出谦让的姿态。

同样,朱元璋也不客气。

钻了半天地道,肚子属实有些饿了。

提起筷子,只吃了一口,就觉得味道很不错。

酸酸甜甜,唇齿留香。

“嗯,的确好吃。”

“徐家丫头,想不到你还会厨艺?”

“徐达、标儿,你们别站着,都过来尝尝。”

等盘中餐见底,徐妙云笑着给出解释。

“陛下,实不相瞒。”

“这道菜是吴王殿下教我做的。”

“红红的东西,名叫番茄。”

“是他从一番邦商人手里买来的,并加以培植。”

“我们能吃到这么棒的菜,都要归功于他。”

虽然满足了口腹之欲,但朱元璋摇头。

一道菜而已,说明不了什么。

接着,徐妙云又去了另一间屋子,捧来了几个红薯。

“陛下,你们可曾认得这是何物?”

眼前的几位,都算见多识广的了,却叫不上名字。

唯一能够断定的,就是这种果子应该是在土里生长。

徐妙云早知如此,很快便做出回答。

“吴王殿下说,此物名叫红薯。”

“可以煮熟,甚至可以生吃。”

说罢,拿起桌子上的小刀,将红薯削了皮,递到朱元璋面前。

“陛下不妨尝尝。”

“殿下还说,红薯保存得当,能放置一年半载。。”

“而且,产量极大。”

“保守估计,一亩地种出三五千斤不成问题。”

乍一听,朱元璋等人还不太敢相信。

“丫头,你说什么?”

“亩产三五千斤?”

“怎么可能!”

徐达同样出声劝诫。

“休要胡言乱语!”

“此乃是欺君之罪!”

朱元璋摆了摆手,表示问题没那么严重。

但他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产量如此之高。

他们三人,都是从元末乱世中闯出来的。

自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常言道:粮食丰足,则国泰民安!

回想当年,朱元璋十五岁以前,几乎没吃过饱饭。

十六岁时,家里彻底揭不开锅了。

那年四月初六,他父亲饿死;

初九,大哥饿死;

三天后,大哥长子饿死;

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这些悲惨的回忆,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试想一下,如果能吃饱穿暖,父母亲人又怎会被饿死?

而他又怎会满怀仇恨,投身于反抗元朝暴政的洪流之中。

虽然做了皇帝,但以往的痛苦经历岂能忘怀。

所以他知道,要想天下太平,首先得让老百姓吃上饱饭。

并且,他也在朝这个目标努力着。

但想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绕不开每亩地的产量。

可要实现粮食增产,非人力能够左右,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

想到这儿,他又看向了徐妙云手中的红薯。

“丫头,咱可以不怪罪于你。”

“但你要诚实,不可用大话欺瞒咱。”

“从古至今,咱还没听说什么东西能亩产三五千斤。”

“或许,你也是被我家那小子忽悠了。”

“哼,他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徐妙云并未反驳,又跑到那间屋子,拿来几个土黄色的果子。

“陛下,请您过目!”

“此物名为土豆,和红薯一样,同样能做到亩产三千斤以上。”

“但得做熟了,不能生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十章 吴王的面纱,全部被揭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