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徐达府上。
烛光微明,气氛也很沉闷。
常遇春、蓝玉、汤和等一干武勋功臣,皆汇集于此,脸色格外凝重。
同时,他们已经知道小明王沉船之事,更清楚大虎罪责难逃。
这些人里,徐达较为年长,而且性格稳重。
并且,他是朱元璋的老乡,两人自幼相识,知根知底。
正因如此,他更了解朱元璋的行事作风。
明早朝堂议事,大虎恐怕难逃一死!
“徐兄,此事我们该如何是好?”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虎做了刀下鬼吧?”
良久,蓝玉打破了这份沉闷,开口问道。
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在当朝武将中,资历比较浅。
不过,有姐夫在场,他便有些心直口快,语气也很焦急。
闻言,徐达幽幽叹了口气。
“此事,我们只能静观其变,千万别强行出头。”
“如果事情闹大,掀起风波,只怕会引火烧身。”
“到那时,今天在座的诸位,可能都要有麻烦。”
听罢,常遇春递了个眼色,示意蓝玉坐下。
只是,连徐达都感到无奈,他们也只能作罢。
最多以后过清明,去坟前拜祭一下大虎了。
送瓶酒,烧点纸钱。
皇宫,养心殿。
猛灌了几口凉茶,朱元璋的气消了大半。
屏退了殿内的宫女,拉着朱标到身边坐下。
“儿啊,咱爷俩交交心。”
“你觉得,爹该如何处置大虎?”
不必他说,从得到消息开始,朱标就在思索此事。
但整整一天下来,脑海中没有任何头绪。
如果一刀将大虎杀了,会显得老朱家不近人情。
可若是不杀,小明王之死,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
扪心自问,朱标不希望大虎丧命的。
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为他开脱的理由。
思忖良久,他脸上写满了无奈。
“父皇!”
“自古两害相权,取其轻。”
“看来,只有牺牲了大虎,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听罢,朱元璋老怀大慰。
他们父子,有很多次意见不合,常常吵得面红耳赤。
这次竟想到一块去了,朱元璋恨不得立即拍板答应。
可还没等开口,朱标却是话锋一转。
“为了大局起见,大虎的确难逃一死。”
“但五弟那边,您还需考虑下他的想法。”
“毕竟,大虎平时待他不错,万一......”
不说还好,朱元璋顿时一挥袖子,脸上怫然作色。
“别提那臭小子!”
“若不是他从中搅局,哪会有这么多麻烦?”
“行了,你退下吧!”
见父亲勃然发怒,朱标也不敢再说什么。
起身行了一礼,便离开了。
回太子宫的路上,马车内的朱标唉声叹气。
心中有苦难言。
“五弟啊五弟,你这次可闯大祸了!”
“爹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非要招惹他。”
作为兄长,平日里,朱标对兄弟姐妹百般关照。
无论谁犯了错,他都主动站出来求情。
想起老爹刚才的脸色,他觉得应该去给老五提个醒。
提早置身事外,免得受牵连。
念及至此,朱标将头探出车窗外,对车夫喊了声:
“改道,去吴王府!”
对于这些事情,朱橚可谓一概不知。
此刻,他已经吩咐府里的仆役,将土豆和红薯种入进土里。
由于第一次见到这些新鲜玩意儿,众人还有些不知所措。
搞得朱橚只能亲身示范了一次,才顺利进行。
安排妥当之后,他又寻了个空旷僻静的地方,安置化工实验厂。
“系统,就放在这里吧!”
话音才落,一座颇具古代风格的建筑凭空出现。
对此,朱橚满意的点点头。
不愧是系统,考虑的就是周到。
由于身在明朝,连建筑风格,都与本时代的极为贴近,毫无违和感。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富裕人家,在这儿建了座别院呢。
但当走进去之后,朱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