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王府外的一处巷子。
老朱头戴一个硕大的斗笠,身穿粗麻布短褐,穿着草鞋缓步走到了一处僻静的院落之中。
这里时湘王府附近的一处胡同。
虽然离湘王府比较近,但是位置比较不显眼,周围过路的行人也不怎么多。
正值初秋,金陵的天气仍旧十分燥热。
不少的老卒躲在此处避暑喝茶闲聊。
老朱走进巷子,摘下头上的斗笠扇着风,看着不远处喝茶的几人笑道
“各位老哥,咱刚进城,讨口水吃成吗?”
见有人过来讨水喝。
这几个老卒也没咋在乎。
毕竟这路上的行人比较多,而且这些老卒多是淮西人,听到老朱满嘴的凤阳口音,登时便端起了茶壶。
“嘿嘿,咱们乡里乡亲的,客气啥,来来来,吃茶,吃茶。”
老朱跟郭英两人径自在不远处的石条上坐下。
不等老朱开口。
那名老卒便问道
“老乡是刚来金陵?”
朱元璋端着茶碗笑道
“是啊,儿子、孙子都在金陵,咱心里放不下,这不来金陵瞧瞧。”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
几名老卒心中不由得一阵悲凉。
“好啊,这帮小兔崽子,就是不让咱们这些当老人的省心啊,问一句,咱儿子多大了?”
老朱笑了笑说道
“嗨,快二十了,一点也不让咱省心。”
听到朱元璋的话。
那老卒眼前更亮了,赶忙比划道。
“那得有这么老高了吧。”
说罢那老卒还比出了一个比自己身高高出了足足一头的高度。
朱元璋在一旁喝着水,笑眯眯的说道
“是啊,老乡你咋知道的?你儿子也这么大?”
听到朱元璋的话,老卒笑了笑,没有做声,望着街道上的行人若有所思的坐了下来。
旁边有人小声说道
“唉,大哥,别说了,这老哥儿子十八那年跟着蓝大将军去草原上,就没回来。”
朱元璋闻言一怔。
“老哥,咱,是真的不知道,你别难受。”
前几年先是朱标,而后是秦王朱樉,再是晋王朱棡,朱元璋连丧三子,自然是知道这丧子之痛的。
更何况看着样子。
这老卒是只有一子,还送给了大明。
朱元璋现在是真的后悔提起这茬了,这不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吗!
那老卒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没事,先帝的儿子不也在北边守着呢吗,国遇大事,在祀与戎,咱儿子没给咱丢脸!”
“再说了,这还有朝廷呢,没让咱这把老骨头饿着。”
说罢,老卒便红了眼眶。
朱元璋赶忙接过了话茬,问道
“老哥,您现在是……这湘王府养着?”
老卒长叹了口气道
“湘王殿下啊,一直说是奉了先帝的诏令,养着我们的。”
“也甭管是湘王也好,先帝也罢,咱这辈子,把命给咱大明,不亏!”
“对,不亏!吃茶,吃茶。”
一碗茶水下肚,那老卒堪堪从方才的丧子之痛里回过神来。
看着朱元璋笑道
“嘿嘿,这金陵城,难得看见咱淮西的老乡了,要是再年轻点,咱非得喝上几口不成。”
“快得了吧你,湘王殿下说了,你们几个那都是啥,叫啥三高来着,交代我们了,你们不能吃酒,你们吃了酒,我们就不能吃了。”
朱元璋在一旁听着,不由得笑道
“对,咱儿子也说咱三高,不让咱喝酒,吃肉都不让咱多吃,这是还有用的。”
“去年的时候,咱这身子骨眼瞅着就不行了,照儿子的话调养了一年,缓过来了,不瞒你说,咱现在下地,一口气能犁二拢地!”
朱元璋跟一众老头很快便打成了一片。
怕跟郭英在一块太显眼,朱元璋还不忘将郭英给撵到了一旁。
此时的朱元璋也意识到。
自己怕是错怪了朱柏了。
捐助的这帮人,可都是用自己的名号,起码朱柏主观上没有半点邀买人心的意思。
否则朱柏完全没必要费这个劲还打着自己的旗号。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里不禁有些酸涩,标儿啊,你看见了没有,当年那个一直跟在你后面叫大哥的小尾巴也长大了,你咋就看不见这一天了呢……
而就在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