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朱柏的小册子! (1/2)

城内大街。

郭英跟朱元璋漫步在街头。

路上朱元璋还不忘了感慨着。

“唉,咱没想到老十二这孩子竟然吃了这么多苦。”

“咱这个当爹的不称职啊。”

说罢。

朱元璋就咂舌了起来。

“不行等回宫之后,咱给老十二改封吴王吧。”

“把老十二改封到江南富庶之地区。”

“正好张士诚旧地的百姓老说咱刻求他们,咱给他们派个贤王过去,看看他们还骂不骂。”

“不过吴地是留给熥儿的。”

若是论起来,朱允熥才是嫡子。

朱允炆只是庶出。

只不过是因为朱标的儿子里,朱允炆最像朱标,朱元璋才将朱允炆立为太孙。

想起这一堆破事。

朱元璋的头又开始大了。

“郭四,你别愣着了,赶紧给咱想想办法,把老十二给改封到哪里去比较好。”

话音刚落。

朱元璋便意识到。

郭英的手里还拿着一个东西。

看到这个东西之后。

朱元璋登时明显一怔。

仔细思索了半晌之后,朱元璋才确定,郭英跟自己一样是空手去的。

“郭四!你说你老都老了,啥时候添的这毛病?!”

“咱让你带咱去看看咱儿子,你还顺手拿点东西?!”

“你不看看咱儿子那都穷什么样了,你咋就还好意思拿东西呢啊!”

原本朱元璋就心疼儿子。

现如今看到郭英竟然还从朱柏那里偷拿了东西。

登时便气不打一处来。

郭英的老脸也不由得跟着红了起来。

朱元璋赶忙斥责道

“愣着干嘛,赶紧送回去,不就一千两银子吗,你至于这么抠门吗。”

郭英低着头小声说道

“上位,咱不是觉得您想看看湘王殿下想啥吗,这不拿本湘王殿下写的东西……”

“你把咱当啥人了?!”

“儿孙都大了,咱是那种随便看儿孙东西的人吗?!”

说罢,朱元璋便从郭英的手里接过了那本小册子。

“他娘的,你不知道咱老眼昏花吗,赶紧去找个亮儿来。”

郭英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两下。

而后赶忙从怀里掏出了火折子。

接着火折子的火光。

朱元璋蹲在路边便看起了这本,小册子。

“以工代赈?”

“有意思。”

【今日上朝,听父皇说,两岸又多了不计其数的灾民】

【大明是非常典型的小农经济,以工代赈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灾民既然已经失地,不妨就地招募做工,兴修水利】

【一来水利可以防患于未然,使以后再无水患。】

【二来灾民本来就是衣食无所济,出工也可以发放些许工钱,度过难关】

【地方官府还得派一个心系百姓的人去,不能误了农时,也得把该修的工程给修完。】

【……】

看着朱柏写的随笔,朱元璋脸上的表情逐渐惊讶了起来。

用这个所谓以工代赈的法子,百姓们手里既有了钱渡过难关,而另一边朝廷也可以把水利工程给修好,大大降低日后再遭水灾的可能。

这不就是拿一份钱干两件事吗。

“老成持重。”

朱元璋的表情愈发的凝重了下来,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个老十二竟然在治国上还有这么大的能耐。

若是朱标还在。

朱元璋现在应该已经将朱标叫来跟朱标一块商议这件事的可行性了。

想到这里。

朱元璋的心里不免又难受了起来。

就在朱元璋还在伤感的时候。

耳旁却传来了郭英的哀嚎。

只见郭英哭丧着脸看着朱元璋说道

“上,上位,您看完了没有,卑职这胳膊举不动了。”

此时的郭英都有点后悔自己手怎么这么欠了。

闲着没事拿这玩意干嘛啊!

这胳膊举的都快没知觉了!

朱元璋这才想起来,郭英在一旁一直举着火折子。

看着郭英的模样,朱元璋不由得哑然失笑,这才想起来,郭英也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

“看看你这把老骨头,哪里还有半点当年跟着咱上阵杀敌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