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亩产量震惊朱元璋三人,黑火药的真正用途! (1/2)

12:亩产量震惊朱元璋三人,黑火药的真正用途!

“当然,若纯论产量,玉米是远不余红薯与土豆的。”

先前朱高燨的话语,早就将朱棣好奇心给勾了起来。

这会儿他急心里直痒痒,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奖励黑火药一事儿,他直勾勾的看着朱高燨惊道:“这红薯与土豆的产量还能更高?”

“正如父亲所言......”

朱高燨没有卖关子,点头道:“这红薯与土豆的产量,都大差不差,都在亩产三千斤到四千斤这个区间。”

“什么!?”

朱元璋城府再深,再怎么能沉得住气,此刻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高燨你没开玩笑吧?不会是为了哄咱开心,才说出如此数字......”

“皇爷爷。”朱高燨打断朱元璋话语,“孙儿所言,只会保守,不会夸张......这个产量,若群任务奖励给的是符合大明节气的优良作物,只会更高!”

“好好好!”朱元璋喜上眉俏,乐呵呵的搓手道:“若果真如此,大明可就不缺粮食了......”

“父亲。”

朱棣不知道什么时候凑到了朱元璋身边,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孩儿也需要这些,父亲拿到奖励,可别忘了孩儿......”

“滚蛋!”朱元璋没好气佯踹了朱棣一脚,“咱还没跟你算造反的仗呢,你这兔崽子还有脸来向咱讨要作物?”

被朱元璋踹了一脚,朱棣却是半点也不恼怒,反而咧嘴呵呵笑着。

熟悉朱元璋的人都知道,当朱元璋沉默不语,眼神盯着人发毛的时候,那就代表朱元璋是真的生气了。

似现在这般,仅仅是佯踹一脚,大声呵斥,反而有的商量。

一旁,朱由检听见这个产量,眼角竟是又忍不住泪水流出来,嘴里还在呢喃:“若我的大明有如此作物,何至于局势糜烂至此......”

听见这话,朱高燨忍不住笑道:“由检,再好的作物,放在此时的崇祯朝大明,都是无法挽回局势的。”

“崇祯朝大明真正的根由,不在于缺少粮食,而是大量的粮食都在士绅豪商手中。”

“这些人可指望着天灾人祸,大肆发财,就算有高产量作物。在朝廷对基层失去掌控力的时候,这些东西也只会成为他们的谋财工具。”

“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

朱由检下意识发问,朱元璋与朱棣也被两人对话吸引心神,对朱高燨的说法连连点头。

“更何况此时的崇祯朝大明不是没红薯,只不过是被人藏起来罢了。”

话音入耳,朱由检如遭雷击,嘴里呢喃:“天下文臣即可杀!天下士绅皆该死!”

朱高燨却是不再理会朱由检,转头对朱元璋说道:“对了皇爷爷,方才孙儿与您所说的作物产量,皆是以后世的计量单位来算的。”

“若换算成大明的斤两等量相比的话,这个作物产量可能会出现波动,但不会相差太多。”

朱元璋话说一半被打断,随后两人相视一笑。

能够获得高产量作物,便已经是天大的幸运,哪里还敢奢求更多?

不管如何,这三种作物,都可以说是天赐祥韵!

“仅仅一个阶段的群任务奖励,便如此丰厚,这帝王聊天群端的是一神器!”

朱棣感叹不已,有了这些作物,好好推行下去,得养活多少人?

他想到的最大好处,便是能快速激发人口增长!

历朝历代,说句不好听的,人口就是王朝的战略级武器,尤其是在有对外战争之时。

这也是为何历朝历代,皆鼓励结婚,鼓励生孩子的原因,一切都是为了向人口基数增长看齐。

思索过后,朱棣对着朱高燨询问道:“这些作物高燨你所在的天诚朝有,其口感如何?”

“我治下的这些作物口感也就那样。”朱高燨沉吟道:“但群任务给的作物,肯定不一样。其中土豆味道极好,无论是炒、炖、炸......都各有千秋。”

“而玉米更不用多说,此作物更是美味。至于红薯,则稍差一些,但用来饱腹是绰绰有余的。”

听见这些,本就乐的朱元璋,直接合不拢嘴了。

有了这些作物种子,洪武大明最大的问题,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要知道,在洪武朝,粮食基本上等同于金钱。

而农民,也是朱元璋心目中极其重要的一份子。

由此便可知道,朱元璋为何开心的合不拢嘴了。

见朱元璋如此开心,朱高燨心神微动,笑道:“皇爷爷,若您想要更好的推广这些作物,还得需要崇祯朝的一位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