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6 臣说的是真的,你信我啊陛下 (1/2)

张世康心中暗自思量:“同时担任京营提督和锦衣卫指挥使,这定会引发朝臣们的猜疑。”于是,他决定转变策略,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崇祯皇帝听后,眉头紧锁,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然而,就在张世康以为皇帝会收回成命时,崇祯却说道:“那就先暂时保留你的任命吧。”

张世康急忙辩解:“陛下,臣真的只是个纨绔子弟,您为何就是不肯相信呢?您可以问问我父亲,或者朱正良的父亲,甚至可以在京城里随便找个人打听打听。臣在街上看到狗都要踹两脚,臣的恶名早已传遍四方。臣若担任此职,只会给陛下脸上抹黑。”

崇祯皇帝听后愣住了,他提拔的人中,大多会客套地推脱一番,但内心却欣喜若狂。然而,他发现张世康似乎是真的在推脱,这让他感到十分困惑。他凝视着张世康,不解地问道:“张世康,你莫非与权力有仇?”

张世康恭敬地回答:“回陛下,臣只是没有那个能力。”

崇祯皇帝冷哼道:“朕看你就是懒。”

张世康苦笑道:“臣上辈子就是累死的。”

“你骗谁呢?”崇祯皇帝显然不相信。

“臣说的是真的,陛下您要相信臣啊!”张世康急切地辩解道。

两人交谈了许久,当张世康走出皇宫时,月亮已经高悬空中。皎洁的月光洒在宫墙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柔和的氛围。然而,张世康的心情却异常沉重和郁闷。

王承恩紧跟在张世康身后,崇祯皇帝特意命他护送张世康回府。这本是一项轻松的任务,但崇祯皇帝却派了王承恩来,足见他对张世康的重视。然而,王承恩也和崇祯皇帝一样,对张世康的行为感到不解。他忍不住揶揄道:“张千户,不对,现在应该称你为张提督了。皇上如此信任你,你为何还闷闷不乐呢?”

张世康叹了口气,想起庄子的名言:“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他心中暗想:“我只知道我以后多半不会快乐了。”

王承恩又继续说道:“张公子,老奴多嘴几句。实话告诉你吧,老奴已经记不清皇上上次笑是什么时候了。但是今天你和皇上吃饭的时候,皇上笑了好几次。皇上高兴,老奴心里也高兴啊。”

张世康心里嘀咕:“你们俩是高兴了,可我不高兴啊。”但他并没有打断王承恩的唠叨,他知道这个老头人并不坏。

王承恩又感慨道:“老奴不瞒你说,这些时日皇上因为国事经常吃不下饭,夜里也时常叹息。朝廷这么大,文武百官这么多,却都把重担压在皇上一个人身上。老奴只恨自己没有公子你这般的才能,不能替皇上分担一些。”说着说着,王承恩竟擦起了眼泪。

张世康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这老头怎么说哭就哭啊?”但他知道王承恩的意思,于是说道:“好吧,京营的差事我会尽力的。不过公公你得给我交个底儿,京营现在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兵?”

王承恩叹了口气道:“唉,京营的事情牵扯太多,尤其是那些勋戚。不算被抽调去剿寇的兵力,应有的兵额是六万四千八百人。”

“那实际呢?”张世康追问道。

王承恩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道:“实际估计不足半数。”这只是兵额的情况,至于其中有多少老弱病残,王承恩并没有说,张世康也没有继续追问。他知道情况不容乐观。

“目前最紧要的还是募捐的事情,”张世康心中暗想,“没有银子,我也只能干瞪眼了。”

马车在长安街上行驶着,虽然路面还算平整,但仍然颠簸得厉害。张世康坐在小木墩上感到十分不舒服。他心中暗想:“日后闲了定要找人改良一下马车如果能搞到橡胶树就好了。”

当马车抵达英国公府时天色已晚,但大堂的灯仍然亮着。孙氏在大堂内坐立不安地等待着儿子的消息。她越想越担心忍不住哽咽起来:“都这么晚了还没有消息咱们家世康该不会被陛下给……”

张之极本来还镇定自若地等待着,但孙氏一紧张就话多起来,说得他也有些心慌了。他忍不住抱怨道:“哎呀夫人你就别在这儿唠叨了还不都是你给惯的?”

孙氏反驳道:“怎么叫都是我惯的?老爷不也一样惯着?老爷怎能不讲理呢?我的儿啊!”说着说着她又哭了起来。

张世泽拿着手帕帮母亲擦拭泪水,他也很着急,已经派人去打听宫里的消息了,

张之极开口安慰,不料此言一出,孙氏情绪更为激动,指责他不该让儿子涉足官场。

孙氏正诉说着担忧,张世康恰好进门,询问家人为何还未休息。

见到儿子归来,孙氏与张之极几乎同时起身,孙氏面色转喜,激动地上前检查张世康是否安好。

确认儿子无恙后,张之极松了口气,重新坐下,恢复了淡然的神态。

张世泽带着责备的语气询问张世康是否惹怒了陛下,张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