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07 张老二和朱老三 (1/3)

朱正良的犬父,自然是当朝赫赫有名的成国公朱纯臣。

朱家祖上也算是一门英烈,其先祖朱能,在随同文皇帝靖难之役时,英勇无比,南京城便是被他首先攻入。

朱能在战场上作战时冲锋在前,勇冠三军,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被文皇帝敕封为成国公,世袭罔替,其荣耀世代相传,死后更是配享太庙,受后人敬仰。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英雄的后辈未必能延续先辈的辉煌。张世康自然晓得,朱能确实算得上是英雄豪杰,只是两百多年的时光流逝,英雄的后辈子孙却未能继承先祖的勇武与忠诚,反而成了懦弱无能之辈。

崇祯一朝,风雨飘摇,末代成国公朱纯臣一直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

甚至在北京城被李自成大军攻破前夕,崇祯皇帝还将皇太子朱慈烺交给他,让他带着太子逃往南京,以图东山再起。毕竟南京是大明的第二首都,一直都有一套与北京城一模一样的官员班底在,只要有太子在,即使崇祯皇帝不幸遇难,大明也可以无缝衔接,不至于像后来那般,诸多王爷为了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各自为政,最终导致南明迅速走向灭亡。

然而,朱纯臣却辜负了崇祯皇帝的信任与重托,他世受皇恩两百多年,又蒙崇祯皇帝托孤重任,却在大难临头之际,主动打开了城门,将太子拱手交给了李自成,致使大明王朝彻底失去了复兴的希望。

所以,张世康对朱纯臣压根就没啥好印象,言辞间更是毫不客气,充满了鄙夷与愤怒。

孙大胜闻听大哥张世康为自己老爹出气,自然很是兴奋,觉得前天那顿揍没白挨,反而让他看到了希望,觉得大事可期。

众人又打了胜仗,更是兴高采烈,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然而,陈家酒楼的掌柜的,却就没那么高兴了。

今日的生意算是彻底黄了,不仅如此,酒楼内还被这群人打砸了一通,不仅财物损失严重,接下来几天估摸着也无法正常营业了。

可是,掌柜的却并不敢上前讨要说法,他深知这群大小伙子都是不好惹的,万一惹恼了他们,恐怕连自己也要挨揍。于是,掌柜的就那么楚楚可怜地站在店门口,欲言又止,一脸的无奈与无助。

“今日的损失你可统计一下,去英国公府寻我爹报账,就说是朱家老六先动的手。胆敢做假账,下次直接一把火把你这店烧了。”

张世康哪里看不出掌柜的心思,他心中暗自冷笑,没记错的话,这酒楼背后真正的东家是嘉定伯周奎,也就是当朝国丈。这嘉定伯周奎也不是个什么好鸟,贪婪吝啬在京城都是出了名的。

这掌柜的也就是个打工的,倘若无法找补回损失,周奎自然不会放过他。张世康这番话既是给掌柜的一个交代,也是给在场众人一个警告,让他们不要妄图欺瞒。

众人相约明日宵禁前,必定将具体的认捐数额交给张世康,而后在酒楼门口一一作别。

张世康回到家门口时已经临近傍晚,刚下马车便看到不远处有两人鬼鬼祟祟的,似乎在盯梢。其实张世康出门的时候就见到了这两人,只不过似乎换了一拨人。

“喂,你们俩干什么的?为何一直盯着我家?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国公府吗?”说着张世康就想走过去问询,却被张府的老管家拦住了。

“三公子慎言,那二位当是锦衣卫的差爷,不可无礼呀!”老管家低声提醒道。

“锦衣卫?不是说早被陛下连同东厂一块裁撤了吗?”张世康面露疑惑之色。

他平时也看了不少明末的小说,大多都说崇祯帝被文臣蒙蔽,一登基没多久便裁撤了厂卫,自此成了瞎子,对朝廷的局势失去了掌控。没想到这锦衣卫竟然还在?

“公子听谁说的?慎言!走走走,公子快进府。”老管家吓了一跳,赶紧拉着张世康进去,还不忘冲那二人行礼赔罪。他深知锦衣卫的厉害,万一得罪了他们,恐怕会惹来大麻烦。

“看来传闻有误啊。”张世康自顾自地嘀咕了一句。他心中明白,这朝廷的局势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见到老爹时,英国公张之极正悠闲地躺在凉亭里跟张世泽说话,说的大抵也是生意上的事情。张世康便趁机询问关于厂卫的事。

“东缉事厂职权削减了不少,锦衣卫肯定是没有的事。不过前年陛下听从那群文臣的建议,裁撤了不少冗余。”张之极随口道。他虽然身在朝中,但对朝廷的局势也并非完全了解。

“儿刚才在府门口碰到了锦衣卫的人,那俩货都在门口待一天了。定国公府也有,可刚才儿路过刘府,却并未见到有半个人监视,这又是为何?”闻听此言,张之极这才从躺椅上坐了起来。

他心中明白,这锦衣卫的出现绝非偶然,必然与当前的局势有关。然而,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张世康的疑问,而是反问道:“你以为爹为何不想跟文臣们争辩,掺和三饷的事?”

上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