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53章 强人所难 (1/2)

杨道焕的计谋,概括起来就四个字。

转移矛盾。

他刚到京师的时候,由于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所以对于群臣弹劾营建永昌寺一事持缓和态度,尽量把事情缓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弄清楚各派的情况。

再加上,韦兴的步步紧逼,迫使他选择把各派争斗挑起来。

只要挑起朝中各派争斗,他这个小虾米就不再是韦兴的重点关注对象,从而顺利脱身。

这条计策,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先从青楼赎出商清君,获得那日与会的名单。

再从名单中挑选出刑部员外郎林俊,把永昌寺的内情通过匿名信详细告知,挑起林俊的正义感。

正义感爆棚、性格急躁的林俊,上奏朝廷弹劾梁芳等人。

各方势力就会出于自身利益而卷进来,杨道焕找个机会把苏家兄妹送出京师。

到那时,韦兴看在他还有利用价值的份上,只好作罢。

九月初一日,杨府书房。

“刑部四川清吏司员外郎臣林俊谨奏,为扶植国本事,臣节该伏覩大明律,凡军民利病一切兴利除害之事许直言无隐……”

杨道焕躺在太师椅上,摇摇晃晃的听着商清君念林俊给皇帝上的奏疏。

大明文臣有个陋习,喜欢把自己写的奏疏刊印出来,在市面上兜售。

这本林俊写的《扶植国本疏》,就是沈秋白寻找酒楼时,在市面上买来的。

估计是林俊刚上奏朝廷,接着就把自己的奏本刊印出来。

“文绉绉的,几个老百姓能听懂。”

杨道焕听到一半,就听不下去了。

姚爽笑道:“这原本就不是给老百姓看的,只是为了增加自己在文人中的名声。”

“如果单单是给酸腐文人看的,怎么能引起轰动。”

杨道焕从椅子上坐起来,眉头微皱。

“你想添一把火?”

“哼!这把火反正不用我浇灭。”

“那你打算怎么做?”

“写小说。”

明代市井文化丰富,各类笔记小说在市面上大肆兜售。

为了达到目的,写小说扩大舆论是常事。

比如明末为了陷害熊廷弼,写的市井小说《辽东传》,为了陷害袁崇焕,写的小说《辽海丹忠录》。

杨道焕也决定亲自操刀,写一本小说,在市面上发售,把事情闹得更火。

谁能想到他一个一文不名的国子监生会干这种大事。

“无论古今,老百姓都没有什么变化。都喜欢看刺激的,老子就写刺激点。继晓在外面养了女人,这个女人看上林俊,还把永昌寺营建的事告诉林俊。”

“林俊正义凛然的拒绝了那个女人,还把这些事写成奏疏,上奏给皇帝……”

杨道焕在脑海里构思着,准备写一本擦边的小说。

这时候,林信孝从外面进来禀报,韦府派人叫他去韦府。

“还挺快!”

杨道焕挑了下眉头,要是这帮家伙把这种速度用在治国,也不会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

“外廷的通政司和内廷的文书房就是个大漏勺,奏本一到就没有秘密可言。”姚爽道。

杨道焕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估摸着韦兴是急了,也不好拖沓着不去。

他整理了衣冠,便离开书房,前往韦府。

韦府的大门敞开,杨道焕在下人的引路下,深入府邸,来到了后花园的荷花池。

远远的看到韦兴在钓鱼。

咦,身上蓑衣斗笠,还挺像那么回事。

韦兴一只手拿着鱼竿。

但因为杨道焕距离较远,看不清他的表情。

“韦爷……”

杨道焕来到跟前,施了一礼。

“嗯。”

韦兴点点头,指了指桌旁的凳子,示意他坐那里。

杨道焕也不矫情,大大方方的坐下。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韦兴居然还有心情钓鱼。

要么觉得弹劾一事与他无关,要么就是盘算着该如何出招。

在宫里厮混大半辈子的太监会怎么走下一步棋?

这就很有趣了。

“娃娃,你到京师有多久了?”

韦兴注视着平静的池塘,突然开口问道。

“晚生是八月二十一日下午到的,算起来已经过了十日。”

杨道焕轻声回应道。

此刻他的心里盘算着,韦兴问这个问题的用意是什么。

“已经十天……从暗潮汹涌到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