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上,
朱元璋暴怒,一把将状纸拍在桌子上,怒火顿时涌上心头。
太子朱标,朱元璋最为器重的皇子,在朱元璋心中,朱标一直以来都是最完美的继承人。
即使在朝廷百官心中,对朱标也是一致的认同,称赞!
朱元璋从洪武十年便带着朱标开始参政,这时候朱标年仅二十二。
如今洪武十二年,朱标一直跟随朱元璋身边协助朱元璋处理政事,这两年间,朱标的才识眼光,以及处理朝政的能力都是让朱元璋十分的满意。
朱标为人不愚忠、不愚孝,以及朱标的政治把控力、御下能力,都让朱元璋十分认同。
现在林殊尽然一纸诉状状告起太子朱标,这不就是摆明了要跟朱元璋对着干。
虽然林殊的能力以及为人让朱元璋同样认同,但在朱元璋心中,是无法和朱标相提并论的。
即使是林殊状告其他皇子以及权贵,朱元璋都会支持林殊,但是林殊竟然将矛头指向了朱标,这点是朱元璋万万不能接受的。
朱标站在一旁看着突然暴怒的朱元璋十分不解。
“父皇,为何突然恼怒?”
朱元璋拍了拍御案上的状纸怒道:
“这是大宗正院少卿林殊状告太子朱标的诉状!”
朱元璋此话一出,
满朝哗然。
朱标则是眉头一皱,十分不解。
自从朱标被立为太子储君之后,朱标便知道自己将会收到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的尊崇敬仰。
朱标知道身为太子储君,不仅仅是代表着自己将来是皇位的继承人,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身为太子储君,应当更加努力的丰富自己的才识,以便能更好的处理国家事务和应对朝堂上的各种变故。
自身还应该忠正仁善,忠于大明皇帝,弘扬正气,仁爱善待大明百姓。
朱标知道太子身上肩负着什么什么责任,因此在被立以来,朱标一直恪守本心,坚守正道,尽职尽责做好一名合格的太子,做好大明的储君。
朱标子文无愧于群臣百官,无愧于天下黎民,何来此状?
奉天殿上,
徐达满脸诧异的苦笑道:
“上位,这是不是弄错了!”
“太子殿下出类拔萃,这些满朝文武都有目共睹,微臣觉得这一定是搞错了!”
朱元璋一把攥起御案上的诉状,戟指怒目的说道:
“这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的,咱能搞错不成!”
闻言,徐达低下头,不再吱声。
此时大殿上,李善长都傻眼了。
以为林殊只是个愣头青,没想到是个作死之徒!
此时,胡惟庸内心暗喜。
【找死都没有这样找的吧!本相还在琢磨怎样处理掉这个林殊,结果这厮竟然自己往刀口上撞!】
【真是天助我也!】
这时候胡惟庸开始火上浇油,势必置林殊于死地。
“上位,这大宗正院少卿林殊林大人有意挑拨皇家血亲,剑指国本,意图不轨!”
见状,宋濂连忙上前求情:
“陛下,诏狱内昏不见天日,这大宗正院少卿林殊一定是在大牢里关糊涂了!”
闻言,朱元璋冷笑道:
“糊涂?”
“他比你们任何人都清醒!”
“咱看胡相说的没错,这就是佞臣一个!”
朱元璋此话一出,胡惟庸心里又是一喜,连忙说道:
“上位,大宗正院少卿状告太子乃是无中生有,微臣恳请陛下处死林殊,以儆效尤。”
此时朱元璋也正有此意。
只见朱元璋张口正欲下旨。
就在这时候。
太子朱标突然阻拦。
朱标眼神坚定,神情平静的说道:
“父皇登基之初曾立下许诺,有冤必伸,有状必审,本宫即为太子,亦不等坏了规矩。”
“既然林大人状告儿臣,那便让他审就是了。”
朱元璋挥了挥手,说道:
“标儿什么样子咱还能不知道,没必要!”
闻言,朱标眼神坚定的说道:
“父皇,儿臣身为太子储君,岂能开此先例。”
“如果这一次因为儿臣坏了规矩,儿臣身为太子储君,将来如何面对天下!”
“儿臣要清白世,儿臣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见到朱标态度如此坚决,朱元璋看着朱标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几分欣慰。
不愧为我大明的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