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五年隆冬,大明皇城奉先殿中,身着龙袍的九五之尊化身为磨坊中勤劳的马户,不断的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踩出一圈圈的脚印。
奉先殿中伺候的宫人无不弓腰低头,就连呼吸都是轻吸慢吐,生怕这位喜怒无常的陛下会将怒火牵连到自己的头上。
今日上午北疆刚传回来的战报,因为蓝玉和徐达的贪功冒进,令倾举国之力北伐的明军于林北地区大败亏输。
徐达率领的五万中军折损大半,李文忠的东军则因中军受挫而导致孤军深入损失惨重。
只有冯胜带领的五万西军还算有所建树,不过也只是成功的拿下了西凉那边的些许土地而已,根本就没对北元余孽造成任何实质上的打击。
总之这一战是大明建国以来败得最凄惨的一仗,他朱重八身为马上天子,这辈子就没干过这样赔本的买卖。
此次北伐老朱可谓动员举国之力,不但调集了十多万的马匹、骆驼,而且命沿途各州府全力补给大军,可以说为了这场北伐他连压箱底的铜板都给翻了出来。
没想到却落了个这样一个大败亏输的结局,怎能不让这位精打细算的过了大半辈子的乞丐皇帝肉疼得想砍人。
虽然徐达于战报中说兵败因蒙元余孽动用了族中的萨满,以至于战阵之上突降大雪,这才令明军陷入苦寒之地、补给不足导致战力折损严重。
但在朱元璋这位老行伍眼中看来,这就是他徐天德目空一切、贪功冒进,补给线拉得过长以及料敌不明导致的硬伤,突发天象绝不是左右这场败仗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此次北伐是朱元璋力排众议的结果,因此接到北伐大军惨败的军报后,原本反对北伐的那些文臣全都蹦出来诘问他这个皇帝,这让老朱即心疼又头疼。
同时他也对徐达这位大明战神失望无比,这徐天德是越来越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于大军出征之前,自己就不止一次的告诫他这次北伐一定要稳扎稳打,千万不可小觑了那个王宝宝,可他徐达到底还是犯了轻敌的毛病。
难道别人喊他几声战神,他就真以为自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不成?
原以为是这是一场犁庭扫穴的立国之战,没想到却被徐达打成了这幅鬼样子,实在是有负他老朱的厚望,有辱我大明的军威。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单单是漠北草原的战败令老朱无比烦闷,即便在这金陵城中也有一件糟心事时时牵挂着大明洪武帝的一颗圣心。
郑国公常茂不知何因突然病倒,如今已经整整昏迷了三天,丝毫不见醒转的迹象。
焦躁无比的朱元璋将御医署的太医都给派了过去,可于郑国公的病情却是收效甚微。
这几天只能靠老山参的参汤吊着,要知道那小子可还没有子嗣呢,如果他真要是有个好歹的话,自己百年之后如何面对早早就离开的开平王?
如今太子妃也整日的留在郑国公府中,太子在处理政务时也是神思不属,这倒霉事儿怎么就都赶到一块儿去了呢?
就在朱元璋烦闷的在奉先殿不停拉磨的时候,一名小黄门从外面小步快走进来禀报道:“启禀陛下,郑国公醒了。”
听说常茂那个孽障终于转醒,朱元璋高兴的说道;“让御马监备马,朕要亲自过去看看。”
气势恢宏的郑国公府之中,一架异常豪华的描金雕花拔步床之上,常茂缓缓的睁开了紧闭已久的双眼。
其实他早就清醒了过来,只不过因为事情太过离奇让他不愿睁眼,当他弄清楚脑海中的具体情况,并确定这绝对不是南柯一梦之后,已经过去小半天的时间。
作为华夏毒刺小队中的最强军医,他一向是无比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
不过切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却令他坚信了多年的世界观彻底崩塌,那所谓的科学体系完全就成了一堆笑话。
看来之前自己之所以不信,只不过是那套科学理论还不足以解释这神奇万端的宇宙罢了。
不过对于如今的身份他满意至极,甚至一度认为这是上天看在自己守护华夏的份儿上补偿自己。
不但让自己重返十六岁,而且现在的身份地位都绝不能用官二代或者是勋二代来形容。
须知洪武年间被封为国公的只有六位,而自己就是这六分之一。
即便是对上一些被封为开国侯或开国伯的重臣老将,见到自己都得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国公爷,简直就是子承父荫的最佳典范,没有之一。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穿越成大明郑国公常茂的身上,要知道上辈子他也是听着单大大播讲的《明英烈》长大的。
说书人口中的那位横勇无敌大将军说的居然是自己,这种感觉就很难形容。
而且随他穿越而来的还有一个极简版的签到系统。
当他于懵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