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就到了大朝会的日子。
凌晨一点,城南的尚书巷,正阳门,以及城北的太平门,就亮起了点点星光。
这些星光会沿着不同的轨迹前进,最终在应天皇宫午门外,汇集成一片星海。
三省六部及驻京的大小官员,全都打着哈欠,排着长队,等待着宫门打开。
伴随着午门的金钟敲响,净鞭挥动,宫门打开,宣告大朝会开始!
令满朝文武没想到的是,朱标竟然出现在了午门。
“这是什么情况?”
“莫非太子殿下已经荣登大宝?”
“慎言!慎言!”
……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李善长本不想站出来,可他不得不做那只出头鸟。
“太子殿下这是何意?”
“今日御门听政!”
李善长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敢问殿下,可有陛下的旨意?”
“难道孤不能做主吗?”
“这、”这该怎么回答?
“按照大明律例,没有陛下的旨意,太子无权干涉朝政!”
“哼!拿大明律例来压我,李丞相究竟是何居心?”
“微臣不敢!”李善长直接跪下,对着龙椅就“邦邦邦”的磕头。
“臣对大明的忠心,天地可鉴!还请陛下明察!”
“忠心不是用来说的!”朱元璋现身,满朝文武立马跪了下来。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整天他娘的瞎扯淡!一个个的,嘴上跟抹了蜜似的,心里巴不得咱早点死!”
“臣等不敢!”
“别他娘的动不动就跪下?你们是磕头虫啊?骨头都给咱硬一点!”
朱元璋大马金刀的在龙椅上坐下,看向满朝文武的眼神,充满戏谑。
“今日朝会,咱有两件事要告诉你们!
第一就是咱要建立一个新衙门,叫锦衣卫!”
朱标上前喊道:“宣毛骧上前!”
全副武装的二虎带着一身杀气,走到了朱元璋面前。
“二虎,锦衣卫指挥使,就是你了!”
“多谢陛下隆恩!”
“记住,你的任务有三个,第一,守卫值宿;第二,侦查与逮捕;第三,典昭狱!
锦衣卫不受三省六部管辖,独立于朝廷所有机构之外!只接受咱的命令!”
“请陛下放心!末将必定誓死完成任务!”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挥手打发了二虎。
“锦衣卫监察百官,皇权特许,诸位爱卿,没意见吧?”
鸦雀无声。
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反应过来,什么宫闱事变,太子起事,都是老朱在钓鱼!
“既然你们没有意见,那咱们就说第二件事!”
新上任的秉笔太监立马上前,展开一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刘基,中正秉直,忠心不二,深得朕心,特命其为总理大臣,掌管外交,科技发展等一应事务。钦此!”
满朝文武,一脸懵逼。
只见刘伯温迈着八字步,穿过人群,走到了朱元璋面前。
“伯温,可不能让咱失望啊!”
“臣一定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好!”
眼看着刘伯温领了圣旨,朝自己走来,李善长才回过神来。
“敢问陛下,这总理大臣,是何职务?”
“总理一切职务!三省六部,受其管辖!总理大臣,只对咱一个人负责。”
“这不是丞相吗?”李善长差点当场爆粗!
几个意思?
不要我了?
可他不敢说出来!
锦衣卫的建立,还有刘伯温回朝,都说明朱元璋在下一盘大棋。
这个时候出手,只会惹得老朱发飙!
“李爱卿,雨花台的万亩良田,可是你家的?”
李善长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立马想起了自家庄户带来的消息。
感情老朱在这儿等他呢!
“启禀陛下,雨花台的良田,确实属于微臣。”
“咱要了!你没意见吧?”
“不敢!”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接下来开始议事!”
大明虽然偏安一隅,但治下百姓也有六千万人,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