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大病初愈,就想着来看望咱了?”
“孙儿听那些宫女说,昨夜孙儿病重的时候,爷爷很是关心孙儿。”朱雄英露出了天真的笑容说道:
“这不今天孙儿的病好了,便第一时间来看望爷爷。
昨夜孙儿没有耽误爷爷处理朝政吧?”
朱元璋是个大忙人。
自从胡惟庸这个宰相被干掉之后,大明再也没立过宰相。
朱元璋就更忙了。
百忙之中能够抽空出来关心一下生病的孙子,那说明朱元璋是真的在乎朱雄英这个皇长孙。
“没有,当然没有。”
朱元璋没想到朱雄英年纪轻轻,竟然能替自己分担忧虑。
当即双眼一红,感叹道:
“唉,爷爷当初也是被压迫得没办法,饭都没得吃,只能造反。”
“这当了皇帝,也没办法停下来,不停地告诫自己。”
“天下还有很多人如同咱当初一般吃不饱饭,朕定要让全天下的人都不会再饿肚子。”
“日后你若接了你爹的皇位,也要恪尽职守,当一个好皇帝。”
很显然。
朱元璋已经把朱雄英当成接班人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如果昨晚不出现奇迹的话,接下来他都会在痛苦之中度过。
洪武十五年死了皇长孙,一个他认定的第三代接班人。
同年死了马皇后,这个陪他吃尽苦头的发妻。
十年后的洪武二十五年,他认定的第二代接班人朱标又死了。
可以说这十年间是他人生之中最痛苦的十年。
跟他最亲近的几个人接连死去,大明江山未来扑朔迷离。
不过好在,现在朱雄英没有死。
以后更不可能死。
朱元璋红着双眼,将朱雄英抱在自己的大腿上。
“你呀,平日里要多吃些饭,八岁了长的才跟你弟弟差不多高。”
“爷爷放心,日后孙儿必定每顿吃两大碗米饭!”
朱元璋呵呵一笑,顺手打开案上的奏折。
看到上面的内容时,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这税收…怎么总觉得怪怪的。”
“江浙一带,连年丰收,可是这税收却越来越少…”
朱元璋又沉浸在奏折之中。
他有一个特殊的癖好,那就是批改奏折的时候嘴里喜欢念叨奏折的内容。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养成的习惯。
但朱雄英听了之后,顿时来了精神。
现在是洪武十五年,老朱现在还在困惑税收问题。
难道…
空印案?
朱雄英暂时不敢确定是不是这件事,所以也没多嘴。
而是静静地看着朱元璋批改奏折。
过了好一会,门口的太监走上前来禀报。
“启禀陛下,二皇孙殿下求见。”
那太监带着尖锐的声音说道。
“哦?”
朱元璋总觉得有些奇怪。
以往这些孙儿,不管是朱雄英,还是朱允炆,都不会来到奉天殿来找他。
哪怕是找他,也是去后宫,去马皇后那里找。
今天怎么一个两个都来到奉天殿了?
“让他进来吧!”
朱元璋柔声道。
“是!”
而此刻,在朱元璋大腿上的朱雄英眼睛一转,知道机会来了。
朱允炆之所以来到奉天殿,自然是朱雄英让宫女叫来的。
朱允炆怕昨晚上的事情被朱雄英告发,肯定会前来辩解一番。
但!
朱雄英可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
“重八,你的玉玺能给我看看吗?”
朱雄英仰起头,看着胡子喇茬的朱元璋。
朱元璋愣了一下:“你要咱的玉玺作甚?”
“长这么大,我还没仔细看过玉玺长什么样呢!”
朱雄英一脸疑惑地说道:“就是有些好奇。”
也是。
这奉天殿,平日里是太子皇子一辈会经常来上朝。
可皇孙这一辈,最大的朱雄英也才八岁,根本来来过几次。
更没有机会见过玉玺。
小孩子就是好奇,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至少朱元璋是这么想的。
他甚至没有犹豫,便打开了桌子上的盒子,将玉玺拿了出来。
“来,咱的好大孙,只要不带走这玉玺,随便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