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读的书全就馍馍吃了吗?”
朱樉小声道:“爹,秦攻邯郸我们还没学过……”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没学过?谁告诉你没学过的东西不考?难道每次打仗敌人还会提前通知你吗?”
听闻此言,十几位皇子齐齐低头,朱樉也不敢多言了。
老朱擎着两张试卷走到众人面前,沉下声音道:“咱多少次叮嘱你们,时刻做好完全准备,因为敌人不会给你准备的机会。就你们现在这幅样子,还想上北疆战场,痴心妄想!”
“这次考核,只有两人合格。燕王、周王领赏,其他人禁闭十天,就待在这老老实实背书。”
众皇子闻言顿时一片哀嚎:“爹……”
“嗯?”老朱一个犀利的眼神堵住了所有人的嘴,随后看向朱橚和朱棣,目光稍许柔和,“这次考核,周王作答最好,额外五成赏赐,半个月学假。”
朱橚笑着拱手道:“谢谢爹。”
其余皇子顿时投去艳羡的目光,半个月学假啊,对于他们这些读书如受罪的人来说,和过年没什么区别了。
朱棣看着自己的试卷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一声仓促的呼喊:
“陛下,八百里急报!”
侍卫进门,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墨迹还未干的军报,“八百里急报,徐将军函!”
徐将军三个字一出,所有人精神一振。
北方来消息了。
朱元璋眉头锁紧,道:“念。”
卷轴舒展的声音响起,所有皇子的耳朵全都像天线一样朝这边竖起。
“北征军徐达启禀陛下,我军抵达时边城失守,元军已退,帖木儿死于非命!”
静……
朱元璋微微一怔,而后眉头皱得更紧,“什么?”
侍卫将刚才的话复述了一遍,而后将军报呈到朱元璋面前,看着鲜红的印泥落款,老朱的神情有些疑惑。
其他皇子也一头雾水,城破了,元军却退了,这是什么意思?
沉寂片刻,朱标开口道:“父皇,徐将军的意思是……”
老朱抬头,沉声道:“另有其人。”
轰。
此话一出,顿时在众人脑中掀起轩然大波。
在座的都不是笨蛋,早在侍卫开口后,心理便有了联想。
徐达说帖木儿死于非命,那么便一定不是被明军斩杀,否则城池已破,元军根本没有理由撤退。
所以说,杀帖木儿者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那会是谁?
十万元军铁骑南下,就连大明都要忌惮三分。
究竟是谁,能能够击退十万元军?还取了元军统帅的性命?!
“大都守军三万,李明虎老将军坐镇,会不会是李老将军出手了?”
“不可能,爹早就下旨命他守城,李将军不是冒失之人。”
“再说了,就算是他出手,仅凭三万人也不可能拦得住元军十万骑兵,更别说击退……”
“会不会是女真?听闻女真近来与鞑靼不合,去年还打了一架,女真出兵了?”
“女真也许会出兵,但绝无可能会帮我们,要去也是去草原。”
“那是谁?兀良卫?西域?究竟是谁有这般能量?……”
一众皇子猜测纷纭。
老朱虽未发言,但众人的话他都一一听在耳中,到目前为止,并未出现让他满意的答案。
不过,有一个人的反应倒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角落里,从侍卫进门到现在,朱橚始终一言不发,位置都未曾动过,神色平静的只像是听到了一件很寻常的事。
老朱刚想把朱橚叫来,朱标这时先一步走了过来,“父皇,无论如何,鞑靼之患目前算是解除了。草原若无动静,不如早早召回徐帅,其暗我明,敌友未知,不能掉以轻心。”
朱元璋沉思片刻之后点头:“传旨徐达,北方留守五万兵马,继续搜索三日,其余兵马回城。”
朱标道:“是。”
说完朱元璋便匆匆离开了书房。
未知势力出现,敌友未知,绝非小事,必须慎重对待,因此朱元璋打算召开内阁会议商议此事,至于找朱橚的事,自然忘在了脑后……
老朱走后,御书房并未因此而安静,不,应该说更热闹了。
“翻天了!究竟是何方神圣竟有这般能耐?杀帖木儿,就算是徐达汤和出手也未必能做到吧?”朱棡攥紧了拳头,身为大明第一好战分子,朱棡对这种事最为热衷。
朱樉舔了舔嘴唇道:“一定不是女真,也不可能是兀良卫,更不可能是西域,那几条臭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