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青花瓷,西王赏功,大辽通宝。【求鲜花,求月票!】 (1/2)

“咱们村子,这两天可真是够热闹的。”

“谁说不是呢。”一个大婶道:“昨天京城的考古队才到,三块钱一天,村里的汉子都去牛心山挖墓去了。”

“今天又来了一个长沙的小掌柜,收购老物件,你看看这些东西。”

“那收音机,自行车,我结婚的时候,都没有啊。”不少人艳羡道。

那个年代。

物资匮乏,三转一响,京城结婚也得大户人家,才能拿得起这个彩礼。

寻常乡下百姓,两床被子就能娶个媳妇回来。

因此这收音机,手电筒,包括自行车,简直就像是西洋景一样。

吸引了不少眼球。

“那小掌柜到底是城里人,你们瞧瞧,细皮嫩肉的,模样俊的厉害,比咱们村里最年轻的后生还要俊嘞。”

“可不是嘛。”有人点头:“我说三婶子,你这么夸他,该不会看上这小掌柜了吧。”

“晚上不如带回去,正好你家那口子不在,免得你寂寞。”

“去你的!”

打闹嬉戏,嘈杂无比。

皮包在旁,早已拉开架势,此时用尽力气喊到:“乡亲们。”

“我和我们家小掌柜的,李文杰。”

“文爷!”

“这趟专程带乡亲们致富,收老物件来的。”

“像是什么古钱币,瓷碗,腌咸菜的砖头上边带花纹的,或者绿色的一些铜,都要。”

“好东西,能给你们换个自行车!”

皮包这句话,顿时吸引了不少人。

“都安静,现在排队,一个一个来。”皮包喊到。

李文杰则坐在一个小马扎上,身后就是大批的物资,戴着一双白色的手套,还有放大镜等等专业设备。

捡漏。

这种事情,总是让人有些期待的。

谁知晓,能出现什么宝贝来。

自己又有掌兵箓,说不定能捡到一个神器,到时候踏平长沙。

很快——

村民自发排队,将很多东西递过来,让李文杰,皮包鉴定。

实质上。

虽然说是捡漏,好东西也不是大白菜。

这里最多的就是青花瓷,临近辽代古墓,不少村民在河道捡了不少青花瓷回来。

当年大辽与大宋分庭抗礼。

大宋又号称大怂,前后三次,大辽,金、蒙元分别掠夺过大宋的东西。

对于宋代的青花瓷,爱不释手。

这辽代牛心山古墓当中,也有不少,这些青花瓷是很明显的宋代烧制而成,雕龙画凤。

在李文杰的双眼当中。

【宋代青花瓷。】

【掌驭条件:烧瓷术小成。】

【掌驭效果:烧制青花瓷。】

李文杰眼中浮现出些许字样,对于烧青花瓷,李文杰没多大兴趣。

自己就算是能烧出来。

现代的,那叫工艺品,不值钱。

古代才叫古董,古玩。

不过青花瓷这东西,其中细分起来种类繁多,以钧窑最佳。

古玩市场当中流传一句话。

总有家财万贯,不及钧窑一片。

钧窑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蚯蚓走泥纹,一片钧窑,品相好的,后世可价值千万。

相当了不起。

但可惜这些瓷碗,都是寻常宋代青花瓷,而且磨损不小。

大概价值,在700-1000左右。

带回马盘。

不过胜在数量繁多,李文杰以大米兑换,十斤大米,兑换一个瓷碗。

转眼间。

兑换了三十个瓷碗。

差不多两三万块钱了,还是捡漏快啊。

李文杰心中舒畅。

得到大米的乡民,也是满意离开,青花瓷在他们手里,就是吃饭的碗罢了。

这玩意能换到十斤大米,足够吃一两个月了。

赚大发了。

当然,不止青花瓷,还有一些压腌咸菜缸的砖块,这些砖块都是夯土层墓砖。

有些上边,带着独特的花纹,记载着一些萧太后的生平。

多少值点钱。

李文杰全都以黄皮子尸体兑换了。

还有古钱币,古钱币数量不少,大辽的大辽通宝,兑换了不下数百之多。

大辽钱币稀少。

因为这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就很短。

比较出名的古钱币,例如千秋万岁,辽代镂空双龙古钱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