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这近一年的时间,周鹤除了寻找李淳风的墓,就是在周围给村民们做免费的义诊。
这一世天赋如此不同凡响,他当然是要多多学习。
在茅山的时候,每日里除了念经,做早晚功课练武以外,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跟着师父学习中医。
学的还是有着古老传承的道医一脉。
这一脉主治《老子五千言》,也就是广为流传的《道德经》。
讲究是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道医学流派。
可以说是道教,长生不死思想的理论实践者。
主张以道利生,以医济世。
跟传统中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中医讲究的是治本,而道医则讲究标本兼治。
下墓倒斗,打扰死者安眠这行当,说起来太缺德,有损阴德。
无论在怎么找理由跟借口,都洗不了这行当,是个缺德带冒烟的职业。
因此,在茅山上的时候,师父不仅教他做人,更教他为人不可过份贪婪;要多做善事,造福于人群,累积阴德。
师父的话,周鹤自然是记住了。
毕竟这一世除了父母,也就茅山上的师长待自己最好。
同时,他也知道这个世界,是个挺邪性的世界。
宿命论的调调非常重。
远的就不说了,就只说说几十年前,搬山、卸岭两大魁首的最终结局,就可看出,这个世界对于誓言的约束。
话说当初瓶山一役,鹧鸪哨和陈玉楼,二人并肩作战,肝胆相照,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情动之下,对着彼此许下了大咒。
陈玉楼曾说,要和常胜山的兄弟们一起,帮助鹧鸪哨寻找雮尘珠。
如果违背誓言,就毁了自己的一双夜眼。
鹧鸪哨则说自己,发誓要追随陈玉楼左右,若违背誓言,就让自己当一个缺足断臂这人。
结果,鹧鸪哨在瓶山找到了雮尘珠的线索。
经胡国华的指点,找到了退出江湖的摸金校尉,了尘长老。
结果,西夏黑水城一行,鹧鸪哨果然应了誓言。
说好了要追随陈玉楼左右,结果自己独自一人先走了;而陈玉楼说好了,要陪鹧鸪哨找雮尘珠,结果坐视鹧鸪哨一人离去。
后来带着卸岭群盗去了南方,结果死伤惨重,自己也瞎了一双眼睛。
两人互相违背誓言,于是各自的遭遇,也一语成谶。
在茅山的时候,师父曾经跟周鹤讲过相似的例子。
而周鹤上一世在网上翻帖子的时候,曾经看过相关的帖子。
别的事情,他忘记了大半,但是这份记忆,却一直记得清清楚楚的。
有这些人的经历在前,周鹤平日里是谨言慎行,绝口不提相应的禁忌字眼,生怕一个疏忽,在应下了自己许下的大咒。
他下墓倒斗找雮尘珠,拿明器,这是一码事。
同时,他也毫不吝啬帮助贫困,弱小。
是以,每到一地,他必是以游方道医的身份,走访各地。
一来是为了累积阴德,做好事,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贫困人民做义诊;二来,他也着实在这一过程里,打听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以往能够找到当地的古墓,大半的消息都来自于这。
这一次在古蓝县周边十里八乡走访,周鹤也打听到了,要说这当地最有可能有大墓的地点,绝对是当地人谈之色变的龙岭莫属。
这片岭子,在当地险恶非常。
有很多的陷空地洞,平时在外面,根本就瞧不出来。
表面是土壳子,上脚一踩就塌,人掉进去就爬不出来。
根据当地人所说,这地底下全都是溶洞,而且极其曲折复杂,人进去了根本难辨方向。
传闻里面有鬼魂游荡。
因此,当地人管这些洞叫龙岭迷窟。
这些信息,周鹤都记在心里,之后随便找了个理由,就直奔龙岭。
到了地方以后才发现,这龙岭往大了说,是秦岭的余脉;但是往小了说,这其实就是一片星罗棋布的土岗子。
一个土丘挨着一个土丘,高低起伏,落差极大。
土丘与土丘之间,被雨水和大风切割的支离破碎,有无数的深沟,还有一些地段,外面完全就是一层土壳,脚下是陷空洞。
偏偏,人在外面看,根本看不出来。
一旦上脚踩过去,立刻就土塌泥陷,整个人都来不及反应,就得陷下去。
周鹤到了以后,没敢第一时间过去,而是站在安全地带,仔细的盘查起这地的风水形势。
但是看来看去,也没有瞧出什么顶级的风水穴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