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古镇东西长约600米,南北长约1000米。这里的建筑物是玛雅文化的杰作之一,
主要建筑所在区域呈东西600米、南北1000米的长方形,顺着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依次排开,布局十分讲究。
魔法师金字塔、高官宫、四方修道院、乌龟宫、鸽子宫、球场等建筑都按照这种布局分布,它们雄伟而富于变化。
西班牙人所称的占卜者金字塔处于整个仪式中心的显著位置,周围由设计精巧的房屋组成,这些房屋装饰着象征雨神查克的符号和雕刻。
乌斯马尔、卡卜以及萨伊尔这些仪式遗址都代表了玛雅人艺术和建筑的顶峰。整个乌斯马尔古城布局特殊,其主要建筑是根据当时所知晓的行星位置排列的,其中代表金星的建筑位于最显眼的位置。
城内许多建筑的名称是后来的西班牙殖民者新创造的,这些名称并不能准确描述建筑的真正功能,这也是考古专家们研究的课题。
公元8 - 10世纪,玛雅文化达到鼎盛,乌斯马尔古城中的建筑物是该文化的杰出代表。当时尤卡坦有三种主要的建筑风格:勒奥贝克风格,即一个高高耸立的金字塔(有时是两个或三个金字塔的组合),
金字塔顶部是切尼斯风格的神殿;切尼斯风格,庙宇正面有丰富的灰泥装饰物,入口处有奇特风格的装饰品,
比如象征神灵的大嘴,形状怪异;世普乌克风格,正面被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上部装饰有嵌花式图案。
乌斯马尔古城遗址保存完好,被认为是玛雅文明的建筑杰作之一。尽管关于它的起源人们所知甚少,但已知一名叫查科的国王在公元900年左右统治过这里。
考古学家调查发现,乌斯马尔在玛雅前古典时期就已存在,不过在公元800 - 1000年间才开始成为一座重要城市。当它达到玛雅文明后古典时期的高峰时,许多地处低地的玛雅文明却已走向衰落。
乌斯马尔古城遗址最著名的景观是占卜金字塔,它呈椭圆形,高26米,与其他玛雅金字塔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传说精灵金字塔是在一夜之间由精灵建造而成的,但考古学家经过调查证实,精灵金字塔的建造先后持续了300多年。
一位名叫科格鲁杜的西班牙传教士曾留下关于马斯马尔那城大祭的记载,地点就在精灵金字塔顶的神庙里。
他写道:主祭司手拿一把又宽又大的燧石砍刀,另外四名祭司抓住牺牲的四肢,主祭司熟练地把刀插进牺牲的肚子,
然后迅速划开肚皮,用手掏出心脏,接着把尸体踢下台阶,尸体一直滚到金字塔底部。
乌斯马尔古城的主要建筑有占卜金字塔连同四方修道院(位于椭圆平面上,围绕一个面积为65×45米的梯形场地)、
玛雅球场、戈尔贝纳多宫殿(正面饰有100多个保存完好且安防巧妙的恰克假面)、鸽子屋和31米高的外婆金字塔等。
占卜金字塔也称魔术师金字塔或阿迪维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阶梯金字塔。它的阶梯呈椭圆形,不同于常见的矩形或正方形。
从公元7世纪开始,乌斯马尔城就是尤卡坦中最大的城市和宗教中心,当时整个城镇繁荣昌盛。
在玛雅语中,“乌斯马尔”的意思是“重建三次之地”,但实际上这里的重建次数不止3次。例如“占卜金字塔”至少被覆盖、重建了5次,这种多次修建的特征鲜明地反映在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中。
“占卜金字塔”高48米,东、西两面有石阶,南、北面的坡呈椭圆形。东面(正面)的石阶比较陡峭,共有121级,一直通到顶端平台;
西面(背面)虽然同样陡峭,但阶梯分成了3段,每段有一个稍宽的平台缓冲,因此这里是登塔的好去处。拾级而上,狭窄的石阶依附于高耸的塔身。
祭司们在这高塔顶的庙里占卜星象福祸、预测未来。站在塔顶环顾,能看到乌斯马尔古城的整个布局起伏跌宕,环绕群岭,十分气派,格局类似中国的清东陵。
从相关记载中得知,“古玛雅人在建造中也要祭司察看地势、朝向、方位等以祈求平安,这和中国古代的风水意义相似。”塔顶上有一座寺庙,寺庙有三间房,
中间一间朝西。祭司们祈祷时必须注视天空中的星星,依据星相学进行占卜、预言等活动。
整个占卜金字塔用符号和雕刻装饰着雨神,代表了玛雅人建筑艺术的顶峰。这座神奇的金字塔高高矗立于乌斯马尔城最高的建筑物之上,真正被赋予了与之匹配的威严。
作为乌斯马尔宗教活动举行的场所,“占卜金字塔”设计精密,具有导向功能,位于东方,其西面的梯道每当夏至日,正好对准西沉的太阳。
这表明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已经掌握了精确的天文历法,反映出他们高度的智慧。每年夏至日落时分,金字塔西的台阶总是被太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