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蕲年宫谋事待乱局 (2/3)

r/>

嬴政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默不语。

特使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臣还听闻,这昌文君手中握有先王留下的密兵,人数众多,实力不容小觑。此次文信侯将其推举出来,也是为了震慑嫪毐,以防其在冠礼上生事。”

嬴政听罢,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震慑嫪毐?吕不韦还真是煞费苦心啊。”他将奏章扔到一旁,站起身来,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迷蒙的景色,心中思绪翻涌。

许久,他才转过身,对特使说道:“这昌文君的名字,朕看着碍眼,你且将他的名字刮去,换上……”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换上华阳君。”

特使闻言,脸色微变,犹豫道:“大王,这……这恐怕不妥吧?华阳君虽是宗室,但……”

嬴政语气冰冷地打断了他:“照朕说的去做。”

特使不敢再言,颤抖着手接过奏章,缓缓地走向案前……

特使额上冷汗涔涔,颤抖的手握着刀,迟疑许久,终是小心翼翼地刮去了昌文君的名字,换上了华阳君。

嬴政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奏章递给赵高:“送去太后宫中。”待特使离去后,嬴政唤来王绾与蔡泽。

两人行礼后,嬴政将吕不韦的奏章递给他们看。

“相邦之意,是想以冠礼为饵,引嫪毐露出马脚。”嬴政语气平静,眼中却闪烁着寒光。

王绾接过奏章,细细看过一遍后,说道:“大王圣明。嫪毐骄横跋扈,必不会坐视大王行冠礼。此举正可使其放松警惕,露出破绽。”

蔡泽则面露忧色:“大王,臣以为相邦之策虽有可取之处,但嫪毐党羽众多,实力不容小觑。如此行事,恐有风险。”

嬴政轻笑一声:“纲成君多虑了。嫪毐之流,不过是跳梁小丑,不足为惧。朕欲擒故纵,并非惧他,而是要让他彻底暴露,以便一网打尽。”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朕要的,不是暂时的安稳,而是彻底铲除嫪毐及其党羽,永绝后患!”

蔡泽还想再劝,却被王绾打断:“纲成君,大王已有决断,我等只需尽力辅佐便是。”

嬴政赞许地看了王绾一眼,目光转向赵高:“赵高,冠礼准备得如何了?”

赵高躬身答道:“回大王,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吉日。”

嬴政点了点头,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咸阳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嫪毐,朕倒要看看,你究竟能玩出什么花样。”他转过身,眼神凌厉地扫过王绾和蔡泽,“记住,此事需绝对保密。”

蔡泽眉头紧锁,拱手道:“大王,臣以为,蕲年宫守备单薄,不如回咸阳,调集精兵护卫,以策万全。或……或大王先行回咸阳,待平定嫪毐叛乱后再行冠礼。”

嬴政负手而立,目光深邃:“纲成君,你认为朕是怕了嫪毐吗?”

“臣不敢!只是……”蔡泽顿了顿,斟酌着言辞,“大王乃秦国之本,万万不可轻易涉险。”

“正因为朕是秦国之本,才更要依法行事。”嬴政语气坚定,“嫪毐如今气焰嚣张,目无法纪,朕若贸然处置,反倒落人口实。唯有让他自己露出反叛的獠牙,才能师出有名,令天下信服。蕲年宫,便是朕为他布下的罗网。”

“可是……”蔡泽还想再劝,却被嬴政打断。

“纲成君,国之根本,不在于君王身处何地,而在于法治是否清明,人心是否安定。嫪毐之乱,恰恰给了朕一个机会,一个整肃朝纲,巩固王权的机会!朕若此刻退缩,岂不是向天下人昭示朕的软弱?朕意已决,无需再劝。”嬴政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绾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蕲年宫虽比不得咸阳宫守卫森严,但也并非毫无防备。我等愿与大王同在,誓死保卫大王安全!”

嬴政拍了拍王绾的肩膀,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赞赏。

他走到桌案前,拿起毛笔,在竹简上写下几个字,递给赵高:“将此令传给蒙恬将军。”

赵高接过竹简,匆匆离去。

嬴政重新走到窗前,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峻的光芒。

“纲成君,”他缓缓开口,“朕知道你忠心耿耿,但有些事情,并非人力所能左右。朕相信,天命在我!”

蔡泽望着嬴政挺拔的背影,嘴唇动了动,却最终什么也没说……

蔡泽望着嬴政年轻却坚毅的背影,心中翻涌起惊涛骇浪。

这番话,不像出自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之口,倒像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洞悉世事,深谋远虑。

他从未想过,这位年轻的君王,对法治的理解竟如此透彻,对乱局的把握竟如此精准。

嬴政的坚定,并非年少轻狂的孤勇,而是建立在深思熟虑之上的自信。

他所追求的,并非仅仅是平定嫪毐之乱,而是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