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2章 初议田制察兼并,扶苏南下探隐情 (1/2)

“殿下,臣有一计,或可一试……”张苍凑近扶苏耳边,低声道,“如今要清查田亩,难如登天。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先清查人口,再由人口反推田亩。”

扶苏听着,脸色渐渐凝重,“如何反推?”

“殿下,按秦律,成年男子可分得田百亩。只需清查天下成年男子数量,便可大致推算出田亩总数。再以此总数与地方上报的田亩数相比对,便可知晓有多少田亩被隐匿。”张苍顿了顿,又道,“此外,还可鼓励百姓检举揭发隐匿田产者,给予重赏。”

扶苏沉吟片刻,缓缓道:“此计虽好,却治标不治本。土地兼并之风,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即便清查出来,又能如何?”

张苍躬身道:“殿下所言极是。只是眼下,根除兼并,时机尚未成熟。当务之急,是先摸清底细,掌握实情,再徐徐图之。”

扶苏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宫殿,心中思绪万千。

他明白张苍的顾虑,也知道根除兼并的难度。

自商鞅变法以来,土地私有化,兼并之风便愈演愈烈。

历朝历代,都为此困扰,却从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先生所言,孤明白。”扶苏转过身,眼神坚定,“然则,即便艰难险阻,孤也要有所作为。岂能坐视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

“殿下仁心,苍敬佩之至。”张苍道,“臣以为,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清查人口,推算田亩。第二步,鼓励检举,追缴隐田。第三步……”他略一停顿,“第三步,便是逐步推行新的田制,限制土地兼并。”

扶苏点点头:“先生所言甚是。只是这新的田制,该如何制定,却需仔细斟酌。”

“殿下,臣已拟好初步的奏章,可先呈给丞相过目。”张苍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双手奉上。

扶苏接过竹简,展开细看。

窗外,暮色渐浓,宫殿的轮廓在夜色中愈发显得雄伟壮丽。

他看完奏章,抬头看向张苍,沉声道:“事不宜迟,你我这就去见丞相。”

扶苏与张苍来到丞相府,李斯正在批阅公文。见扶苏到来,李斯连忙起身相迎:“殿下驾临,有何要事?”

扶苏将手中竹简递给李斯,说道:“丞相,孤与张先生商议了一番,拟定了初步的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方案,还请丞相过目。”

李斯接过竹简,仔细阅读,不时点头赞许。

看完后,他抚须笑道:“殿下此计甚妙,先清查人口,再反推田亩,确是良策。此外,鼓励检举,追缴隐田,亦可有效打击土地兼并之风。只是这第三步,逐步推行新的田制,需慎之又慎,不可操之过急。”

扶苏点头道:“丞相所言极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只是眼下,先要摸清底细,掌握实情,才能对症下药。”

李斯赞同道:“殿下高见。臣以为,此事当立即上奏陛下,请陛下圣裁。”

扶苏与李斯一同来到章台宫,嬴政正在批阅奏章。

见到扶苏,嬴政放下手中竹简,问道:“扶苏,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扶苏将与张苍商议的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三步计划,以及李斯修改后的奏章呈给嬴政。

嬴政仔细看完,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笑容:“扶苏,汝思虑周全,此计甚妙。尤其是令黔首自报田亩,更是一着妙棋。如此一来,既可摸清田亩底细,又可避免激起民变。朕明日便颁行诏书,令天下黔首自报田亩。”

扶苏见父皇如此支持,心中大喜,又趁机汇报了钱币改制方略,嬴政亦是赞同。

父子二人又商议了其他政务,直至深夜。

扶苏起身告辞,嬴政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扶苏回到府邸,立刻召来张苍,将拜访丞相与皇帝的情况告知于他。

“父皇龙体欠安,此事能否顺利推进,我心中始终有些担忧……”

张苍抚须沉吟片刻:“殿下不必过虑,陛下圣明,既已允准,必会全力支持。只是此事牵涉甚广,阻力重重,还需多方协调,谨慎行事。”他顿了顿,又道,“依臣之见,此事当由御史大夫、治粟内史、廷尉三家联手,方能奏效。”

扶苏眼前一亮:“先生此言甚是!御史大夫冯劫负责监察百官,治粟内史冯劫主管钱粮户籍,廷尉姚贾执掌刑狱,三家联手,确是最佳人选。”

当晚,张苍便秘密拜访了治粟内史府。

冯劫、姚贾和郑国早已等候在密室之中。

昏暗的灯光下,四人的脸色都显得格外凝重。

张苍将扶苏的计划和皇帝的批示详细告知三人。

冯劫听后,眉头紧锁:“土地兼并由来已久,牵扯诸多豪门贵族,盘根错节,想要彻底解决,谈何容易!”

姚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