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1章 雄辩止处政令行 (1/3)

“朕拆迁六国宫殿,是为了彰显大秦一统天下的威严,警示那些心怀不轨之徒;朕集中六国宫女,是为了安抚六国遗民,让他们感受到大秦的包容。”

嬴政语气一顿,目光如炬,直视着侯生,“先生可知,六国宫殿奢靡无度,耗费民脂民膏无数?而那些宫女,大多出身贫寒,被迫入宫服侍,如今朕将她们集中起来,给予她们新的生活,这难道不是善举?”

侯生一时语塞,他并非不知晓这些,只是不愿承认罢了。

他固守儒家思想,认为分封制才是正统,郡县制则是违背祖制,是祸乱之源。

“先生所言以实田,国富;以强军,国安;以德教,国盛,朕岂会不知?”嬴政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嘲讽,“只是,先生可曾想过,如今六国初定,百废待兴,若不采取强硬手段,如何能迅速稳定局势?若不加强中央集权,如何能防止六国复辟?若不推行新政,如何能使大秦富强?”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侯生脸色涨红,指着嬴政怒斥,“你这是暴政!你这是暴政!”

嬴政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暴政?先生可知,六国贵族如今正密谋造反,意图颠覆大秦江山?他们与那些迂腐的儒生沆瀣一气,妄图复辟旧制,将我大秦重新拖入战乱之中!朕若不采取强硬手段,如何能保我大秦江山稳固?如何能护我大秦百姓安居乐业?”

嬴政的声音掷地有声,充满了帝王的威严,震得侯生不禁后退一步,脸色苍白。

“他们不过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嬴政语气冰冷,“朕迟早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就在这时,赵高快步走入殿内,俯身在嬴政耳边低语了几句。

嬴政脸色微变,豁然起身,目光凌厉地扫过侯生,“先生之言,朕会好好考虑。来人,送侯生回去休息。”

说罢,嬴政转身离去,留下侯生一人站在原地,脸色阴晴不定。

他看着嬴政离去的背影,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安的预感……

赵高紧随嬴政身后,快步下山,一路无言。

行至半山腰,嬴政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向咸阳城的方向,目光深邃,语气低沉:“赵高,你说,这儒家……”嬴政的声音飘散在山风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这儒家,自孔孟之后,便再无真实学问。满口仁义道德,却不知变通,食古不化,迂腐不堪。”

赵高低着头,静静地听着,不敢插话。他深知,此时的嬴政,需要的只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谏言者。

“他们抱着那些陈腐的教条,如同抱着腐朽的木头,却还自以为是宝贝。”嬴政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六国覆灭,难道是因为他们不够仁义道德吗?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大!而朕,正在做的,就是让大秦强大,强大到无人敢犯!”

嬴政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上,语气变得深沉,“朕要用铁和血,铸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让那些所谓的仁义道德,都成为朕的踏脚石!”

侯生站在宫殿门口,望着嬴政远去的背影,心中一片茫然。

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雄辩之才,能够说服嬴政,让他放弃那些暴政,回归儒家正统。

然而,他却发现,自己与嬴政之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嬴政的强势,他的决心,他的雄心壮志,都让侯生感到震撼,也让他感到无力。

他曾经引以为傲的儒家学说,在嬴政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强大……”侯生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难道,只有强大,才是唯一的真理吗?

儒家的仁义道德,真的已经过时了吗?

他木然地站在原地,任由山风吹拂着他的衣衫,却感觉不到一丝凉意。

他的心中,充满了困惑和迷惘,仿佛迷失在荒野之中。

嬴政一行人回到章台宫。嬴政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赵高退下。他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闭目沉思。

“侯生……”嬴政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这个固执的儒生,虽然迂腐,但却有着一颗赤诚之心。

他的忠谏,虽然让自己不悦,但却也让自己反思。

“来人!”嬴政突然睁开双眼,语气坚定,“传冯劫!”冯劫匆匆走进章台宫,行礼道:“臣冯劫,参见陛下。”

嬴政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说道:“冯卿,去将那侯生释放了吧,许他自由。”

冯劫微微一愣,有些不解:“陛下,这……”他本以为嬴政召他前来是为了商议如何处置侯生,毕竟侯生今日在山上顶撞了嬴政。

“朕意已决。”嬴政语气坚定,不容置疑,“他虽然言语激进,但一片赤诚,朕岂能因言获罪?”

冯劫领命而去。此时,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